茶興平利 點綠成金
茶香蔣家坪 通訊員 王 韜攝
春回大地,綠水青山,茶香平利,如詩如畫。作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陜西省平利縣,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
遠處的青山,近處的茶園,頭頂的藍天,老縣鎮蔣家坪村的春天格外迷人。記者踏入這片茶園,撲鼻茶香沁人心脾,游客愜意漫步其間,茶農采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晨曦初露,采茶姑娘腰挎茶簍,和同伴們走進綠油油的茶園。她們的手指在一株株吐露新芽的茶樹間靈活翻飛,翠綠的茶芽從樹梢落入指尖,再滑入茶簍。不知不覺中,茶簍就裝滿了春茶。午后,她們將滿載鮮茶的一個個茶簍交給平利縣女媧鳳凰茶業有限公司,獲得酬勞。
多年前,蔣家坪村引入了平利縣女媧鳳凰茶業有限公司,投資逾千萬元,對老茶園進行升級改造,建成千余平方米的標準化加工廠,以及綠茶和紅茶兩條生產線,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使村民通過茶產業鏈條實現增收。如今,公司研發出蔣家坪紅茶新品,讓夏秋茶也變成“金葉子”,激發每片茶葉的最大潛能與價值,實現從“春茶一季”到“四時有收”。
“我們一直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茶區變景區,讓茶園變公園,讓茶山變金山。”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寇清新介紹,2022年,蔣家坪村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2024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四季美景吸引著八方游客。蔣家坪村的綠水青山正逐步轉化為金山銀山,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村民的生活和收入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蔣家坪村,一片葉子“點綠成金”的背后,是平利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縮影。平利20年持續打造富民茶飲產業,讓茶產業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首位產業,成為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的特色產業。
茶農的指尖染著茶香,茶簍躍動著生態經濟的活力。如今,平利是中國名茶之鄉、全國絞股藍第一縣、中國茶業百強縣,“平利女媧茶”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平利絞股藍”成為中國馳名商標,“秦漢古茶”被譽為“絲路瑰寶”。平利累計建成茶園20萬畝、絞股藍5萬畝,從業人員近10萬人,實現了“人均1畝園,戶均增收1萬元”的目標。許多群眾因茶蓋了新房、買了新車,真正實現了因茶致富、因茶興業。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請到茶鄉來喲,請到茶鄉來喲,綠水青山嘞,百花兒開喲!茶鄉那個風光嘞……”紅梅怒放,茶香撲鼻,在長安鎮洪福茶山,游客一時興起對唱茶歌。在茶圣陸羽雕像前,長安鎮干部胡鈴鈴滿懷自豪,指著翠綠茶山中蜿蜒盤旋的公路告訴記者:“這里春天梅花怒放,夏天垂柳如煙,秋天丹桂飄香,初冬紅楓似火,四季景不同,天天茶飄香,長安十里茶園因此成了網紅打卡地。”
自長安十里茶園入選中國美麗田園后,八方游客紛至沓來,游賞茶山茶園,探訪長安茶城,觀賞茶圣雕像,領略秦楚文化,品嘗女媧綠茶,打卡石牛水街。心思活絡的村民還建起了觀光茶園、絞股藍博覽館及茶業研學基地,使這里成為游客度假休閑的好地方。
游女媧故里,品平利硒茶,賞美麗鄉村。平利全域游“茶之旅”以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為基石,以源遠流長的女媧文化為底蘊,把茶園作為美麗鄉村重要景觀來建,實現茶業園區觀光化、工廠茶樓景點化。平利巧妙融合優美田園風光,匠心打造“碧水藍天馬頭墻、翠竹綠樹映農莊”的徽派民居景觀,與陜南九寨天書峽、秦楚邊關古長城、人文始祖女媧廟等景點相得益彰。依托茶業,平利先后建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中國美麗田園等休閑觀光新天地。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平利人深情呵護綠水青山,深耕山水美麗資源,以精美縣城為核心,特色集鎮為支撐,魅力鄉村為節點,初步構建了“一核一環三線”的全域旅游格局,并探索出“春茶韻、夏清涼、秋豐收、冬過年”的四季旅游主題模式。同時,打造“茶鄉風情游、秦巴風光游、康養研學游”三條旅游線路,把綠水青山、精美縣城、特色小鎮、休閑村莊、徽派民居等串聯成景,處處景美茶香,讓游客和平利人民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人類保護自然,自然回饋人類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走進平利小城,青山環抱,綠水潺潺,一群群白鷺在壩河、月湖悠然自得地覓食、嬉戲,宛如一幅靈動的山水畫卷。平利居民柳中述滿臉幸福地說:“每天漫步的時候,經常看到這些可愛的水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詩如畫,讓人陶醉。”
“綠水青山美家園,莫把垃圾河里留。”平利塘坊村護河員馮廷懷在完成日常巡護后,在朋友圈發小視頻,隨時提醒大家共同守護這片綠水青山。隨著河長制、林長制的推行,平利的山川河流都有了守護者。在平利人的共同努力下,平利的水更清了、河更暢了、岸更凈了、山更綠了、景更美了,平利的每座青山、每條河流皆化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遠山青翠,近水碧綠,腳下土地與頭頂藍天,共同編織出一幅幅綠意盎然的春天畫卷。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上,平利從未遺落下任何一個角落。平利通過生態造綠工程,森林覆蓋率達到71.5%;實施河道治理工程,出境斷面水質常年保持Ⅱ類標準;而保衛藍天行動,則讓2024年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61天。此外,平利還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家園,一幅幅平利版的“富春山居圖”正徐徐展開。平利的幸福底色不斷刷新,“顏值”不斷提高,綠水青山更加靈動,映照出一張張幸福笑臉。
生態為民,生態利民,生態惠民,平利一路創新不止。通過發展電商,讓“小產業”對接“大市場”,讓千家萬戶受惠大市場,讓小生產聚成大產業,讓群眾因產業而致富。一批極具本地特色的農產品,吸引了眾多電商為其代言,為平利絞股藍、女媧茶等特產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飛向全國,“純天然、無污染、生態環保”成為平利土特產的鮮明標簽。
人類對自然進行保護,自然也會回饋人類。走進平利,映入眼簾的不僅是層巒疊嶂的茶山美景,更是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時代新畫卷。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