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茶訪 輕云出岫:英山云霧茶品牌再造案例解析
1
十年商標保衛戰 品牌再造勢在必行
英山位于大別山福地,茶園平均海拔高,遠離污染、環境優越,種植歷史悠久,是我國茶葉福地。2015年,當地茶園面積已達25萬畝,茶葉總產量位于全國產茶縣第四,全省第一,可謂家家飲茶,戶戶種茶,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茶葉之鄉”。
“英山云霧茶”作為英山茶的代表品牌,卻在品牌發展的黃金時期遭人搶注,經過近十年官司,商標才得以歸還英山,這使得英山云霧錯失了許多發展良機,如今,英山茶葉如何再度出發,成為英山政府和茶企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子品牌突圍 強強聯合 龍頭示范
近10余年,全國茶葉市場環境日新月異,各大區域品牌、企業品牌快速崛起,由于沒有強勢的區域品牌做背書、茶企品牌意識弱,使得英山雖然作為全國重點產茶縣,茶葉品質雖好、產量很高,產值卻很低,許多當地優質茶葉成為全國各大名優茶的代工貼牌產品廉價銷售,英山的茶企也大多小而散,沒有全國或湖北范圍內的強勢企業品牌。
為了快速、有效推動英山茶產業高產值發展,在英山政府的大力推動下,英山當地最具實力的8名茶企業選擇抱團發展,共同成立新公司,公司采用“政府主導、協會發動、企業運作”,通過強強聯合,整合各茶企在茶園、工藝、技術、渠道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全力打造代表英山高品質茶葉的強勢品牌,形成“子榮母貴”的區域品牌發展模式,以子品牌突圍,產生品牌示范和帶動作用,提升英山茶葉價值、推動英山茶產業發展。

瞄準旅游市場 實現茶旅融合
團隊通過對英山茶葉的調研和多方位了解,從品牌定位、形象設計、產品線規劃、市場策略、傳播策略等多方面出發,立體化打造品牌。
首先面臨的就是品牌的戰略定位問題,在全國茶葉市場整體供大于求的形勢下,如何尋找有潛力的細分市場、強化自身特色成了團隊討論的重點。
近年來,我國大多數行業都已放緩了增速,而農業、旅游則是為數不多逆流而上,仍保持著強勁增長勢頭的兩大行業,二者互促互進、創新發展也成為一個大趨勢。
英山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英山旅游人數從2013年的120多萬躍升至360多萬,2016年預計可達500多萬。面對著英山如此有潛力的旅游市場,茶旅結合成為大家一致認同的方向。
搶占公共資源 快速占領制高點
基于“茶旅結合”的品牌定位和新品牌打造的特殊性,團隊需要找到一種方式,讓品牌可以迅速占領消費者心智,從而節約傳播成本、事半功倍,團隊選擇從公眾認知度極高的“大別山”出發,大別山位于湖北、安徽、河南交界處,是核心產茶帶。最終團隊選定“大別茶訪”作為企業品牌名,取名為“大別茶訪”有以下意義:
借力:借力大別山,搶占公共資源。
品牌的打造離不開文化的再造,通過挖掘大別山文化,團隊發現之所以叫大別山是取自司馬遷登頂后發現“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于他山也”,大別即大不同之意,大別山位于我國南北分界,其自然環境多樣化、差異大,這為茶葉的品質和特色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也為品牌的差異化打造提供基礎,取名“大別”旨在首先成為大別山一帶優質產茶區的強勢品牌代表,為品牌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想像力:為品牌和產品打造留有想像空間
大別,即大不一樣,給人留有想象的空間,也便于延續產品價值和差異化;茶訪,能值得尋訪的必然是好茶,取名“訪”也為品牌未來茶旅融合留下延展空間,未來品牌可就“訪”展開訪好茶、訪茶人、訪茶園、訪景點等一系列的傳播方案。
同時,品牌口號也是延續“大不同”這個傳播點,用“茶因大別而不同”來表達大別茶訪的品牌價值和差異化,并分別從“環境之別、品質之別、理念之別、模式之別”來延續大別茶訪的“大別”文化。
此外為了更好的與英山云霧區域品牌聯動,將區域品牌口號定為“英山云霧,大別天下”,一方面表達英山云霧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可傳播大別茶訪品牌。
為了最大效果的體現出當地文化特色,通過對英山本地旅游文化挖掘和了解,團隊最終選擇活字印刷形式作為企業品牌視覺符號。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我國乃至世界文明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英山就是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昇故里。整體形象設計傳遞給觀眾古樸、深刻的印象,同時還能起到“英山不僅有好茶,還擁有深厚文化底蘊”雙重宣傳作用。
高山云霧茶 海拔600-1400米高山少蟲害
黃金產茶區 北緯30度,全球黃金產茶帶
全年空氣優 全年360天空氣優良環境好
深山藏沃土 大別山腹地,森林深處養沃土
水源地保護 全域4大水庫,環境嚴格保護
通過對英山茶葉市場的調研,團隊發現英山茶葉種類十分豐富,有綠茶、紅茶、白茶、青磚、烏龍茶等,而產品的分類卻十分混亂,通過反復研討,團隊決定以“云茶”來劃分產品系列,形成“英山云霧”綠茶、“英山云紅”紅茶、“英山云白”白茶、“英山云黑”青磚茶、“英山云青”烏龍茶等系列產品。
1、旅游系列:借力旅游,從“輕”出發
一直以來英山茶葉很難走出大別山,借力旅游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傳播、推廣品牌,讓每一個來到英山的游客都是大別茶訪的傳播源,在設計上團隊將英山地圖作為旅游產品符號,將英山的好環境、優秀景點變成英山茶葉的有力支撐,同時,讓每一個茶葉包裝都是旅游的展示窗口,形成“以茶促旅、以旅興茶”的有效聯動。在包裝風格上,采用輕便、環保的材料,一方面便于旅游攜帶,另一方面也表達品牌的“新時尚”態度。
2、茗茶系列:讓包裝為產品說話
基于茶葉的市場需求和品質茶葉的定為方向,開發系列茗茶產品,設計上延續品牌“活字印刷”符號,將產品賣點、特色直接在包裝上運用和傳播,讓每一個包裝自己銷售,形成品質茶葉的有效傳播。
當下是動態傳播時代,通過視頻來講故事、道文化,成為快速而有力的傳播方式,在品牌傳播的第一階段,燧人影像以“繽紛茶旅,八拜之交”為主題來拍攝茶旅融合的故事,很好地為品牌打入市場、樹立形象發聲。
八拜之交:古代世交子弟對長輩的禮節,后世將異姓結為兄弟亦稱八拜。常用以比喻關系極為密切。 某與兄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貴,此行倘有進身之階,必當舉薦吾兄,同立功業。——《東周列國志》 八拜之交的概念是整部片子創意的開始。 在前期的溝通當中我們發現大別茶訪是由八位茶人組建的。從對他們的了解中發現,這些人身上散發出的光芒以及熱情,都是因為他們非常熱愛英山茶,更是因為他們具有相同的奮斗精神。他們在行業中已經積累數十年,卻愿意為了區域品牌的繁榮,放棄之前打下的江山,合眾人之力,從頭開始,共同打造一個品牌,這是一種偉大的奉獻精神。而這亦是一種志在必得的自信,一種自斷后路的決心。
“茶”字,草木中間一個人,我們要關注茶本身,更要關注茶中間這個人所賦予的不同意義,是人讓茶變得與眾不同。而大別茶訪的這八位茶人,非常完整的詮釋了這一點。這些人帶給茶的附加值,可能更高過山水、土壤所帶來的。他們八位在各自的茶葉細分行業中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師,經過討論我們衍生出了“才高八斗”和“八拜之交”的概念。最后根據重點,認為八拜之交誓同進退,共創功業的概念更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