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米狠狠干_哈哈哈哈哈第4季免费视频高清_日本网站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少妇高潮久久久久_四色导航_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老牛影院

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郵箱
當前位置 : 首頁>>理論前沿

蔣文龍主編 /《鄉村尋根》洞頭半屏島:擦亮“海上花園”的璀璨明珠

來源:農業品牌研究院 更新時間:2024-12-03

微信圖片_20241203172704.png

導語

《鄉村尋根:浙江鄉村品牌案例精選》一書由蔣文龍會長主編,李駿、莊慶超副主編。本書從永安村、東坪村、徑山茶、白楊村等十個鮮活案例出發,展現了浙江鄉村依托各自產業、文脈等資源,進行品牌化建設的歷程和成果,探討了浙江鄉村品牌化發展的路徑。同時,書中對十大案例深度剖析,指出了鄉村品牌化進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強調加強品牌定位、深入文化挖掘與活化、進行系統規劃等方面的重要性,為鄉村品牌建設提供了思路與方法,助力鄉村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共同富裕。

 

1.jpg 

圖片來源“浙江新聞”

 

洞頭半屏島:

擦亮“海上花園”的璀璨明珠

 

半山半海一座城,一濤一浪碧云天。半屏島,風光旖旎山海兼勝,人文薈萃氣候宜人,斷崖峭壁如屏風在這里熊峙,兩岸同心的歌聲在這里傳唱……一言以蔽之,洞頭百島,半屏島獨具特色。

近年來,洞頭區緊盯“國際旅游島”建設目標,依托海洋經濟擘畫全域旅游,打造名副其實的“海上花園”。如果說洞頭是“海上花園”,那么“半屏島”的品牌化便成了“海上花園”的那一顆最璀璨的明珠。

 

 2.jpg

圖片來源“洞頭融媒”

 

“海上花園”的璀璨明珠——半屏島

溫州市洞頭區東屏街道半屏社區位于洞頭本島東南部的半屏島。洞頭是海島區,擁有302個島嶼和351公里海岸線,港灣眾多、魚蝦豐腴。進入洞頭,即可憑海臨風,坐看海天一色。半屏的生態和四季景觀,都有著明顯的優越性,光是“神州海上第一屏”,就讓很多人慕名前往;兩岸同心文化,則有著十分突出的“人無我有”的地標屬性;而優越海島環境、海鮮產品,則成為海濱文旅產業發展的支撐點。半屏島是一張金名片,值得被更多人知曉。

 

3.png


首先是資源稟賦——一島兩岸四村。

國內最長的海上天然巖雕長廊。

在半屏島,天藍海碧、礁石嶙峋、金沙流淌、海浪如練,自然景觀非常迷人。半屏島確實只有“半邊”,西部有漁港、村莊、田園,東部則像被斧劈刀削一樣,斷崖峭壁,直立千仞,猶如一扇巨大的屏風雄峙海上,擋住狂風巨浪,護衛著半屏島。這一大片峭壁長1200米,高120米,壁上景觀迭出,像巨幅浮雕畫屏,依次展開迎風屏、赤象屏、鼓浪屏、孔雀屏、漁翁揚帆、擎天柱、海豬槽、黃金印、龍宮門、蝦將巖、烏龍騰海、龍鳳呈祥等418景,是目前已知的國內最長的海上天然巖雕長廊,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在全國眾多海蝕崖中獨占鰲頭。

浙南沿海最大的人工沙灘。

如果說東岸以雄奇風光見長,那么半屏島的西岸則以海鮮美食、人造沙灘為主要賣點。半屏島的西部展現著海浪滔滔的風情,炎炎夏日,不妨閉上眼睛,享受一番海風拂面的輕柔,那是多么的愜意。放眼望去,海岸線綿延600多米,黃沙細柔,一片開闊平坦沙灘一覽無余,這是近6萬平方米的韭菜岙沙灘。夜幕降臨后,一排排亮閃閃的燈帶亮起,一桌桌擺著特色美食的海鮮筵席,讓人直流口水,令游客流連忘返。

 

 4.jpg

韭菜岙沙灘公園

石厝松柏相映的海島漁村。

半屏島上的半屏社區由松柏園、大北岙、金岙、外埕頭四個村合并設立而成的。“石墻石階石頭房,種花種果種文化”,480間錯落有致的石頭老厝,茂密的參天松柏在此生長,古老的石頭房與參天古木交相輝映,歷經幾代春華秋實的沉淀,彌漫著濃郁的古樸氣息,是半屏島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5.png

東屏街道 圖片來源“洞頭百島旅游”

其實是文化深厚——多樣文化共融。

兩岸同心,不解之緣。

在半屏島上流傳著一首民謠:“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洞頭,一半在臺灣。”半屏山與臺灣淵源深厚,洞頭有一座半屏山,臺灣高雄左營也有一座半屏山,一灣海峽,你在這頭,我在那頭,兩個半屏山把兩岸人民的心緊密連在一起,傳唱于海峽兩岸之間的民謠,也道出兩地共同的文化淵源和語言根脈,講述著寶島臺灣與祖國母親心連心的故事。

海洋文化,向海而興。

半屏島具有獨特的海島自然景觀和遼闊富饒的漁場,以“山、海、島、礁、灘”為基底,孕育了智慧且深厚的海洋文化,并衍生出豐富多元的藝術形態。《洞頭海洋動物故事》、魚燈舞等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島十二鮮”捕捉海島滋味,借滿滿人間煙火展現半屏海島風情;半屏人靠海吃海,又向海而興,從海洋中汲取生活的智慧,通過漁業生產、海鮮料理、康體藥膳、海淘工藝等鑄就了這務實又浪漫的海洋文化。

甌越閩南,文化交融。

半屏島是東甌、閩南民族的交融地。海島上超過半數人為閩南后裔,操閩南方言,遷徙時也把崇尚媽祖的文化和閩南習俗帶過來,佛教、媽祖、道教等多種民間信仰在半屏和浙江的甌越文化交匯,演繹出媽祖祭典、七夕成人節等獨具特色的閔甌文化。半屏島上還有一座溫州地區最大的佛教建筑——觀音中普陀,風格清雅,氣宇恢弘,如今已經成為蕓蕓眾生的祈福圣地和佛教信仰的傳播地。

紅色故事,山谷回蕩。

半屏島是浙南海上門戶,地處海防前線。在這片邊疆海島上,厚重的海防文化不斷積淀。半屏碧海青天、美麗富饒,然而歷代盜寇猖獗,匪患頻繁。在洞頭很多島嶼最高的山頭上,都曾設有烽火臺。在海防歷史上,洞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明朝水師護洋巡江,抗倭軍隊在此地駐扎練兵、抵御外敵、守衛海防。戚繼光的水軍,敵寇、海盜無不聞風喪膽。大瞿島的鄭成功校場,將士雄壯的吶喊聲仿佛還在山谷回蕩,遠去的硝煙,似乎依稀可見。海防文化,是洞頭獨特的原生文化,它帶著濃烈的海島特色,造就了獨屬于海島人的“火紅年華”。

 

 6.png

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紀念館圖片來源“洞頭發布”

無疑,半屏社區所在的半屏島擁有獨特稟賦,是個寶藏海島,具有“地標性”、“差異性”和“支撐性”,品牌特色明顯。“地標性”,指的是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搶占天然的市場空白點;“差異性”除了獨特的價值點,更強調差一點能產生的優越差距勢能,與同一地域的其他特性或其他地方的相似特性拉開明顯的距離,以及這種優勢對市場的吸引力;“支撐性”更多強調的是產業發展的借力點,比如原有的知名度、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人力和空間資源的拓展性等。

同心共富,幸福半屏

——半屏島品牌賦能之路

半屏島海島資源稟賦,造就了海濱文旅產業,成為半屏社區的主導產業。但幾年前,只是洞頭百島里平平無奇的一座海島,半屏山景區養在深閨,海濱旅游不慍不火。

如何讓半屏島傳統的海濱文旅產業別開生面,開辟獨具特色文旅產業,引領風騷,為半屏百姓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品牌化經營是一把利器。

 

 7.jpg

洞頭“四好農村路” 圖片來源“洞頭發布”

品牌化經營是將整個鄉村的物理空間作為載體,以個性化、差異化作為手段,以品牌創建、品牌增值作為目標,實現價值轉化、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方法。打造品牌成為跨越式發展之路的起點。

半屏社區以“半”文化為基礎,以“兩岸同心”為主題,提出“半屏島”的品牌命名,并構建起了一整套VI識別系統。

品牌建設首先體現在視覺上。“半屏島”logo直觀呈現出半屏社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而“半”字占據了品牌logo的核心位置,道出了半屏獨有的“半”基因:在字意上,在半屏島的“半”形象的展示了半屏的特色;也蘊含著半屏島一半在大陸,另一半在臺灣的意思;半也是中國中庸文化意和形的結合;更是生活的哲理,是人們努力尋找的另一半。在字形上,“半”字位于同心圓和同坐標上,意涵同心同軸;“半”字均衡平等,意味共同富裕,正好對應著“同心共富”的品牌定位。

半屏島logo由圖形和文字兩部分構成。圖形從半屏島的原生松樹和野生自然植物中汲取造型,并萃取半屏島自然的色彩,對“半”在進行圖形化設計,形成了以“半”字為主體的圖形logo。而文字則根據半屏島的原生建筑和島嶼形態設計而成,囊括了半屏島的特色內容。

 

8.png


品牌定位是品牌形象設計的根和源。沒有品牌定位的設計猶如浮萍,飄忽不定,難以引領品牌建設,難以解決不深層問題。海島如何布局,風貌如何管控,產業如何規劃,社區今后如何發展,都將取決于品牌定位。

半屏島借助“兩岸半屏山”的文化優勢,提出“同心半屏、共富半屏、文化半屏、自然半屏”的政策與定位,“同心共富”也成為半屏島發展的根本遵循。

品牌有了,更要注重品牌運營,需要打通產業與文化任督二脈,要讓產業支撐品牌,讓文化賦能品牌,產業與文化相輔相成,構筑一個強大的品牌IP

“半屏島”品牌是有富有運營基因與潛力的。在“半屏島”品牌的引領下,半屏社區以兩岸文化交流、旅游交融、經貿交往為抓手,形成了以海濱文旅產業為主導,兩岸經貿、海洋科技為產業支撐的兩岸同心發展產業體系,構筑了多元產業集群,實現了產業之間的交融共振,促進了文化之間交流深化。

 

 9.jpg

東岙漁村 圖片來源“洞頭百島旅游”

同心半屏——注入品牌文化內涵。

踏入半屏島,你會覺得它有那么些與眾不同。比起海浪、船只等海島元素,富有“臺味”的海峽元素好像更加奪目。半屏的游客導覽圖上,信封、郵票、鄉愁等元素星羅棋布,同心碑、相思樹等景觀小品遍及整個半屏沿線,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海峽兩岸的深厚情誼,半屏同心的文化特色不彰自顯。

在海濱文旅產業開發前,半屏島便因為“神州海上第一屏”而頗負盛名,是因為這堪稱一絕的景觀,也是因為景觀背后源遠流長的故事與文化。

“我自半屏山上立,相思縷縷寄臺澎。”半屏一直以來都認為兩岸同心的文化不能丟,兩岸同心的情誼不能斷。早在2010年,溫州就與高雄攜手打造“兩岸半屏山”旅游品牌,以此推動溫州和高雄在經貿、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

2017年,半屏社區的金岙村正在進行“花園村莊”項目建設。正當金岙村借助花園村莊整村綜合整治,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之時,一群臺灣客商來到村里,被當地淳樸的漁村民風和原生態的石頭老厝群落所吸引。他們發現,金岙村最不缺的是青山綠水,缺乏只是海濱旅游的文化內涵,而這正是臺灣文創公司的強項。

喚醒村里閑置資源,給古老的石頭老厝注入文化內涵。他們的想法與金岙村兩委不謀而合。在洞頭政府和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幾十位臺灣促進會的會員入駐金岙村,以半屏島特色民俗文化為內核,獨具特色的石厝群落為“殼”,積極引入臺灣文創產業和配套特色商貿,“海峽云村金岙101項目”就此落地。為什么名字里帶有“101”?因為這個群落由101位兩岸知名設計師聯袂打造,如今已經成為集旅游休閑、民俗文化、文創生活等功能于一體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實踐基地。

 

10.png 

海峽云村金岙101項目圖片來源“浙江建設”

而海峽云村金岙101項目只是半屏社區眾多對臺貿易項目和活動中的一個。此外,還有岸跨境貿易服務中心、兩岸海洋科技交流平臺-誠意藥業產業園、臺灣風情美食街、臺灣特色產品展銷中心、兩岸文創工坊、兩岸半屏山文化節、“雙屏論壇”半屏山系列交流……十幾年來,半屏依托“兩岸半屏山”品牌,充分運用“兩岸半屏山”文化優勢,將請進來與走出去并舉,線上線下結合,持續強化對臺交流,在交流中促進發展,在交流中傳播文化。

半屏島上立著一塊同源同根碑,碑上寫道:“兩岸兩屏,鄉音鄉情。珠聯璧合,共贏榮景。” 讓村民富起來、讓海峽兩岸的年輕人留下來,半屏村民的“幸福期許”,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11.png

海峽云村金岙101項目圖片來源“浙江建設”

共富半屏——發展海濱文旅產業。

沿洞頭環島公路前行,十步一小景,百步一大景,由車道、自行車道、游步道三色道路串起了集觀賞性、游玩性于一體的亮麗風景帶。自半屏大橋駛入半屏島,一幅“黃沙變黃金”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對于海島人來說,“靠海吃海”曾是一種基于歷史的選擇。而天生就擅長踏浪弄潮的半屏人民,卻演繹出了“靠海不吃海”的全新業態。

隨著旅游旺季的到來,位于半屏社區的韭菜岙沙灘總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星光經濟點亮,人們可以在這里盡享海島不夜天。

夜色下的韭菜岙沙灘,流光溢彩。游客三五成群,一邊吹著海風,品著美食,一邊看著演出,盡享夏日別樣風情。舞臺上佤族舞蹈、變臉等節目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紛紛涌向舞臺參與互動。除了看演出、品美食,游客們還圍著篝火載歌載舞,沙灘上到處是歡歌笑語。

 

 12.jpg

圖片來源“溫州文旅資訊”

讓韭菜岙沙灘一炮而紅的,要數音樂煙花秀。煙花一躍而起,瞬間綻放,映滿整個海面。煙花與光影交融,讓來自各地的游客完全沉浸在這視聽盛宴之中。天空為幕,碧海為臺,在這里,戲海浪,聽音樂,賞煙花,品美食,還有海上、岸上等各種游樂設施,在韭菜岙沙灘,便可激情一夏。

如今的韭菜岙沙灘火爆“出圈”,已經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打卡點。然而,“幾年前,我印象里的韭菜岙沙灘,只是一片灘涂和卵石灘。”鄉賢楊森權說道。因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填海造地、取沙建房等的影響,韭菜岙沙灘幾乎被挖光,金沙流淌只能成為幻想。2016年,在洞頭區沙灘修復工程的引領下,半屏社區開始了韭菜岙沙灘的整治修復,并在2019年完工。

完工后的韭菜岙沙灘要如何發揮作用?半屏社區以“企業投資+村民投房+村集體投地”的模式,開啟了村企民合作運營“吃海”新篇章。鄉賢楊森權也是洞頭木心合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2021年,走訪中的楊森權看到修復完后的韭菜岙沙灘潛藏著大商機,便和半屏社區展開了合作。經過多次溝通,政府投入修復沙灘,村民參與陸域配套設施建設,而企業則以每年70萬元的租金,獲得了沙灘15年的特許經營權,共同保護開發這片沙灘,建設運營“韭菜岙沙灘文旅融合公園”。

此后,韭菜岙沙灘引進熱氣球、水上飛人、帆船等海上項目,推出煙火大會、民俗表演、沙灘音樂等活動,形成深夜食堂、屏海小吃街等一批精品業態,并聯動東岙村、七彩洞頭形成“星光線路”,上榜浙江美麗鄉村夜經濟精品線。圍繞沙灘打造的“海上月堤”,更是成為來游玩的年輕情侶們的必到網紅打卡點。

 

 13.png

洞頭跨年粉色熱氣球圖片來源“洞頭百島旅游”

一個沙灘帶火一方經濟、一個產業帶富一個社區。曾經迎著風浪捕魚的半屏漁民如今在海上瀟灑地開起了快艇,最高時一天能開出“萬元收入”;越來越多“漁家樂”在海邊冒了出來,半屏居民有了更多創業、就業機會;夜灘游玩尤其帶火了周邊的民宿經濟,半屏島上不少村民將自家農房翻新裝成民宿,旅游旺季預定火爆,甚至“一房難求”。據不完全統計,半屏島上已培育民宿漁家樂超過60家,床位近800張,戶均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村里的農房租金相較幾年前,也漲了將近20倍。如今,韭菜岙沙灘已累計接待游客近千萬人次,年均旅游綜合性收入達2.7億元,流量真正轉換成了村民共富的“留量”。

 

14.jpg 

海上月堤 圖片來源“洞頭發布”

文化半屏——傳播非遺民俗文化。

如果說海峽兩岸同心文化和海洋海島文化是半屏社區發展的基石,那么特色民俗文化則是半屏的內核。如何活化特色民俗文化,讓文化從歷史中走出來,在非遺中復活過來,半屏有自己的方法。

2020年,在韭菜岙沙灘上,“民間民俗·多彩浙江”2020中國·洞頭第十三屆七夕民俗風情節盛大舉行,活動以“祈福 、感恩 、快樂成長”為主題。不同于全國其他區域的以“愛情”為主題的七夕節,半屏乃至洞頭的七夕節歷來以“成人節”為特色,是閩南地區特有的民俗活動。

 

 15.jpg

2020中國·洞頭第十三屆七夕民俗風情節圖片來源“洞頭發布”

誦祝文、少兒集體祈福、長者為少年祝愿、16歲少年成人集體宣誓、焚七星亭……七夕傳統節日期間的民間“作十六”習俗成人禮儀式在半屏島上一一展現。如果只有民間習俗活動,那難免單調了些。因此,半屏還設置了民俗風情晚會、七夕狂歡節等活動項目,在傳承七夕傳統習俗的同時,結合海島夜間經濟業態,融入流行音樂表演等創新元素,打造了一場充滿民俗風情的星光盛宴,推動了傳統民俗節慶活動迭代升級。

對于半屏來說,如今的七夕成人節早已不是簡單的民俗節日,而是升華為了一種文化符號。而這個符號與半屏文化創意產業、旅游產業、海洋經濟相融,使民俗文化成為半屏經濟發展的又一新的增長點。

除了定期舉辦民俗活動,半屏島上還搭建了非遺體驗館,依托本地特色蟹殼畫、貝雕、海陶等手工藝,發展藝術DIY等新業態,打造具有半屏特色的旅游手辦和文創。

海陶、貝雕、漁民畫;媽祖平安節、七夕成人節、海島開漁節……一項項具有海島鮮明特色的非遺傳承和傳統節日,都在半屏島的文旅產業發展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自然半屏——打造東海石厝品牌。

“以前大家都說拍婚紗照又累又折騰人,但是現在來半屏拍婚紗照已經是‘旅拍+休閑度假’的結合體。”攝影師小方指著位于半屏韭菜岙沙灘旁的品海左舍民宿說,“我們現在的吃住拍,都在這個民宿,它的石頭外墻分分鐘拍出來都是大片,畫面很安靜純粹,對岸的沙灘可以拍動感、沙灘漫步等畫面,也可以取景朝陽晚霞,小情侶喜歡的歲月靜好或者嬉戲打鬧,這里都有。這個民宿一落地,我們晚上還住在這里,大家化妝、換裝都更方便了,晚上游個泳、吃個海鮮燒烤,一天的疲勞感馬上消失。”

 

 16.jpg

圖片來源“洞頭發布”

如品海左舍這類新建項目的外立面,依舊是采用了傳統的海島石厝風貌,而內在裝飾上則相對現代化和舒適性,“外面五千年、里面五星級”的反差感深入人心。古漁村整體風貌的提升,得益于半屏社區對村莊風貌的精心管控和提升。

以打造“東海石厝”海宿品牌為目標,半屏保護性開發了半屏島上480間石頭老厝,精心雕琢起東海石厝集群村。在新建項目過程中,以景區的理念規劃,以景點的標準建設,對海岸線、山脊線、天際線、建筑高度、色彩指引等方面進行多維度管控,打造出獨具半屏特色的海島風貌標識。

通過空間重塑及功能活化,半屏在保留了石厝原生態韻味的同時,又迸發除了新的產業活力,“東海石厝”品牌迭代島城品味、賓客群體、消費層級,推動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海島群眾致富新路子,讓海島石厝煥發新生機!

 

 17.jpg

圖片來源“洞頭發布”

與打造“東海石厝”品牌相同的、建設生態型社區的項目還有藍色海灣整治工程。在“水清、灘美、岸綠”的要求下,半屏生態化改造了11.4公里的“東海第一臨海懸崖棧道”,打造了濱海旅游核心圈。

如今,整個半屏移步是景、處處是景,海區變景區、漁村變花園,沙灘、景區、村落串珠成線,讓每個來這里的游客都能換個角度親近海洋、欣賞海洋,為濱海旅游提供了充足空間。半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時刻都在訴說著“碧海藍天也是金山銀山”,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的新路子盡在眼前。

“半屏島”品牌將產業與文化打通,既有產業支撐,又有文化內涵,因產業而發展,因文化而溢價,形成了渾然一體的融合,“半屏島”品牌IP也因此擁有了無窮的力量與可能。在“半屏島”品牌的作用下,村集體收入由2021年的256萬元增長到了2022年的471萬元,半屏社區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居民群眾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半屏島”品牌經營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建議

一是品牌運營不夠深化,應加強品牌要素串聯。

當前,“半屏島”品牌IP的打造已初具雛形,并已經為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半屏島”品牌運營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由于“半屏島”品牌IP是在近一年才打造起來的,因此在品牌的落實和細化上仍不夠深入。比如,半屏社區文旅產業的發展,同心共富文化的傳播并沒有完全圍繞“半屏島”這個IP展開,抑或是“半屏島”這個新建的品牌IP沒有完全融入半屏社區內的產業、資源,沒有將這些已有的關鍵節點串聯起來。

而品牌鄉村的建設與經營要緊緊抓住品牌IP不放,以品牌為中心,一切的活動、一切的傳播、一切的規劃設計、一切的招商,都要圍繞這個品牌展開,這樣鄉村的發展才有靈魂,才有方向和目標。半屏社區在打造“半屏島”品牌的同時,也要注重品牌對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讓品牌串聯各個景觀節點,讓品牌為產品文創賦能。比如,可以在半屏山景區、韭菜岙沙灘和東海石厝風貌樣板區注入“半屏島”品牌元素,也可以對海邊民宿、漁村農家樂進行統一經營、管理和設計,快速建立起“半屏島”品牌漁業,更可以在文化、經貿、科創領域發揮品牌提綱挈領的引導作用,推動“半屏島”成為“海上花園”的最璀璨的明珠。

 

 18.png

洞頭島西部邊緣的白迭村圖片來源“洞頭發布”

二是品牌知名度不高,應提高宣傳推廣力度。

品牌知名度不足,在市場競爭中就很難發揮優勢。品牌打造是為了吸引更多游客,因此品牌必須走出去,傳起來,品牌宣傳勢在必行。當前,盡管半屏社區已經建立起“半屏島”品牌IP,但由于品牌命名與社區所在地域位置相同,游客乃至居民對品牌的了解遠不及對半屏島本身的認識,品牌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遠遠不足。同時,半屏社區已經建立起新媒體傳播矩陣,在微博、微信、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都設有自己的賬號,但是每個賬號發布內容目前均只有一兩篇,其宣傳力度微乎其微,對于品牌的推廣起不到作用,沒有建構其一定的流量基礎。此外,在互聯網搜索有關“半屏島”品牌建設情況的此條,并沒有與品牌匹配的介紹內容。

因此,半屏社區應重視品牌傳播,加強宣傳推廣力度,可以從包裝、網絡傳播和特色活動三方面進行嘗試。從包裝角度看,半屏島要構建起統一的品牌標識,因此可以在島上的路徑和關鍵節點上添加品牌標識系統,讓游客切身體會到“半屏島”品牌。

在網絡推廣方面,半屏島應該充分利用初步構建起來的新媒體矩陣,多發布島上新聞,增加顯示度。加強電商平臺建設,加強推廣。也可嘗試邀請KOC(是指關鍵意見消費者)和KOL(是指關鍵意見領袖)等對品牌活動進行聯合推薦,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而在活動推廣方面,半屏社區具有舉辦特色活動的豐富資源和基礎,但宣傳力度不夠。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后,半屏社區要進一步以“半屏島”品牌為引領,設計系列品牌活動,并從品牌視角將其推廣,提高品牌知名度。

 

本文作者:李駿 王詩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平阴县| 枞阳县| 乌海市| 偃师市| 会昌县| 金寨县| 松溪县| 东阿县| 延边| 万盛区| 荆州市| 额尔古纳市| 蒲城县| 东源县| 梅河口市| 商南县| 乌审旗| 洪湖市| 永仁县| 锡林郭勒盟| 西贡区| 金门县| 驻马店市| 岳池县| 陆良县| 阜平县| 凤阳县| 崇阳县| 信丰县| 新泰市| 阳谷县| 新建县| 渝中区| 永川市| 周宁县| 铁岭县| 高雄市| 筠连县| 杭锦后旗| 乌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