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活“土特產”大文章 ——曲靖市打造高端食材基地
近年來,曲靖市加快特色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打造高端食材基地,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寫活“土特產”大文章。
立足資源稟賦做優第一產業
曲靖市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政策,堅持良田、良種、良技、良機、良制融合發展,社會化服務、設施化生產“兩配套”,全域實施糧油單產提升、糧經協同發展、大豆擴種提產“三個大面積工程”,糧食生產穩中有增。2024年產糧338.1萬噸,同比增長0.95%。規模發展常年菜、季節菜、反季菜,全市8家企業的9個基地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證。優化藍莓、草莓、樹莓種植,突出提早或延時錯峰種植,會澤待補草莓基地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夏季草莓生產基地。開展野生中藥材馴化工作,改良并推廣優質中藥材品種,建成全國最大的一年生當歸種植基地、全國最大的銀杏連片種植基地。在新興花卉產業發展方面,培育花卉龍頭企業17家。發展生豬、肉牛產業,常年外調生豬500萬頭以上。富源魔芋形成了“種、研、產、銷、帶”產業鏈,年產值11.6億元。
聚焦精深加工延伸特色產業鏈
曲靖市著力延鏈、補鏈、強鏈,做大做強經營主體。培育農業龍頭企業872家,新增“四上”企業10家,形成了多層次、廣覆蓋的龍頭企業梯隊。宣威市創新火腿產業發展方式,以火腿產業為主題探尋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打造6個宣威火腿莊園,吸引16家企業入駐,年加工火腿3.5萬噸,產值達110億元。富源縣培育魔芋龍頭企業41家,發展合作社120個,年加工鮮芋10萬噸、精粉2500噸。沾益創億、馬龍愛必達花卉產業園建成投產,會澤百萬頭生豬屠宰加工、會澤五星5萬頭肉牛屠宰加工、會澤鮮活畜產品加工、羅平千業姜產品精深加工等項目正加快推進。
品牌賦能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曲靖市以品牌建設為抓手,累計培育、認證476個綠色食品、129個有機食品、17個名特優新產品、12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制定發布意大利生菜、臭參、藜蒿、鹽水石榴4個地方標準,優化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品質、加工包裝等。“陸良蔬菜”區域公共品牌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申報成功并發布。組織品牌企業參加省內外農產品展銷會、推介會、促銷會,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如今,“土特產”已成為曲靖市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