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看杭州共同富裕新圖景
春風拂面,萬物勃發,杭州實施“千萬工程”的步伐堅定有力、一往無前。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推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從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入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20多年來,“千萬工程”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也在新時代的鄉村振興道路上不斷升級拓展,迭代出新的內涵。
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這“三大差距”,是杭州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的重要舉措,也是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這幾天,圍繞縮小“三大差距”,杭州接連召開推進會、部署會和調度會,進一步壓實責任、推進發展,杭州市以“千萬工程”推動市域一體化發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也有了更詳細的2025年工作計劃。一項項行動、一串串數字,擘畫出杭州“強城”“興村”“融合”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根據計劃,到2025年底,以“千萬工程”推動市域一體化發展要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新模式新機制,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計劃進一步明確強城提能、興村提質、融合提速、產業增效、共富增收、文化增彩“六大行動”,推動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杭州樣本。
——推動強城提能,構建“縣鎮村”聯動新體系。推進杭淳開高速公路(杭州段)、杭甬運河新壩二線船閘工程、杭州中環快速路等交通項目建設;扎實推進30個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提升重大項目;實施城鄉提升工程重大項目100個以上;推進醫療、教育、養老、托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完成特困人員“一院供養”改革的區、縣(市)比例達到80%;新建(改造)綠道160公里,建設生態共富小流域1條;打造10個以上現代化美麗城鎮。
——推動興村提質,繪就和美鄉村建設新圖景。實施“和美+”六大工程,新啟動建設特色村30個、未來鄉村30個、數字鄉村60個,打造“千萬工程”精品線20條、城鄉風貌樣板區8個,打造和美鄉村片區組團50個;實施“千村千味”計劃,培育民宿村、電商村、美食村、露營村、藝術村等產業特色村200個;打造鄉村人才振興“四鏈”融合發展集聚區2個、現代化農創園2個、農創客共富基地12個,新培育農創客2000人、“新農人”3萬人。
——推動融合提速,完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機制。全域覆蓋“常態化巡診+互聯網醫療”服務,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率達到98%;新(改)建農村公路200公里,城鄉公交一體化率達到94%;新建新時代鄉村電氣化村135個,建設“村網共建”電力便民服務點20個,新增農村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設施1000個;行政村5G通信網絡覆蓋率達100%,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達70%,建成鄉村數智生活館30個;開通城鄉客貨郵融合線路26條。
——推動產業增效,激活鄉村產業發展新動能。打造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基地10個、智慧農業產業園3個,數字農業工廠10家、高品質綠色科技展示基地15家;建成稻田綜合種養10萬畝,陸基圓桶(池)1000個;打造高效生態山林經濟基地15個;新建或運維種質資源圃(場)15個,選育優良品種10個;實施“一鏈百億、十鏈百億、百鏈百億”計劃,新培育產值5億元以上全產業鏈3條、3億元以上3條、1億元以上4條;做優做強“醉憶杭鮮”等市縣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新增省級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10個、綠色食品認證50個。
——推動共富增收,拓展聯農帶農富農新渠道。累計培育共富聯合體60個;因地制宜建設共富市集、共富茶園、共富菜園、共富果園、共富藥園、共富大棚、共富庭院、農貿市場嵌入式共富菜市等共富新農園350個;新增殘疾人就業1400人;推進30分鐘職業技能培訓圈建設,實現技能培訓基地、站點全市縣城和中心鎮全覆蓋。
——推動文化增彩,打造鄉村文化繁榮新樣本。推動鄉村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4350平方米;打造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線路35條;啟動第十三批20個省級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
除了“六大行動”,杭州還將通過一系列重大改革推動新時代“千萬工程”再深化再提升,包括城鄉融合體制機制改革、“擴中提低”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改革等。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