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鄉平利的綠色回響
在陜西省平利縣蔣家坪村茶園里,茶農正在采茶,游客漫步其間。王 韜攝
時光如梭,5年轉眼而過。
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考察時,步入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茶園,同茶農親切交談。
今天,茶香平利,如詩如畫,“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諄諄教誨,話語鏗鏘,為平利發展指明了方向。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作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陜西省平利縣,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綠水青山中創造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
遠處的青山,近處的茶園,頭頂的藍天,蔣家坪的春天格外迷人。筆者踏入這片茶園,撲鼻茶香沁人心脾,游客愜意漫步其間,茶農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5年前,總書記站在這株茶樹前,指著對面的青山說:‘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那一幕場景,蔣家坪村時任黨支部書記羅顯平記憶猶新。
這份珍貴的回憶,不僅激勵著村民,也感染著每一位遠道而來的游客。來自四川的游客王秦川頗為感慨:“這次真的不虛此行,聽了講述,我深刻感受到了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
“5年來,蔣家坪村對茶園進行了升級改造,包括修剪、除草、施有機肥等,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提高了賣茶收入。”羅顯平說:“原來春茶上市每斤賣600多元,現在能賣到1000多元。”
晨曦初露,采茶姑娘腰挎茶簍,和同伴們走進綠油油的茶園。她們的手指在一株株吐露新芽的茶樹間靈活翻飛,翠綠的茶芽從樹梢落入指尖,再滑入茶簍。不知不覺中,茶簍就裝滿了春茶。午后,她們將一個個滿載鮮茶的茶簍交給女媧鳳凰茶業有限公司。
早年間,蔣家坪村引入女媧鳳凰茶業有限公司對老茶園進行升級改造,建成千余平方米的標準化加工廠以及綠茶和紅茶兩條生產線。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蔣家坪村使村民通過茶產業鏈條實現增收。如今,該公司研發出蔣家坪紅茶新品,讓夏秋茶也變成“金葉子”,激發每片茶葉的最大潛能與價值,實現從“春茶一季”到“四時有收”。
“我們一直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蔣家坪村黨支部書記寇清新介紹,2022年,蔣家坪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2024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四季美景吸引著八方游客。蔣家坪村的綠水青山正逐步轉化為金山銀山,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村民的生活和收入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蔣家坪村,一片葉子“點綠成金”的背后,是平利“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縮影。平利20年持續深耕,讓茶產業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首位產業和特色產業。
茶農的指尖染著茶香,茶簍躍動著生態經濟的活力。如今,平利是“中國名茶之鄉”,“平利女媧茶”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平利絞股藍”成為“中國馳名商標”,“秦漢古茶”被譽為“絲路瑰寶”。目前,平利累計建成茶園20萬畝、絞股藍5萬畝,從業人員近10萬人,實現了“人均1畝園,戶均增收1萬元”的目標,群眾因茶蓋了新房、買了新車。
發自內心保護綠水青山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走進平利小城,青山環抱,綠水潺潺,一群群白鷺在壩河、月湖悠然自得地覓食、嬉戲,宛如一幅靈動的山水畫卷。平利居民柳中述滿臉幸福地說:“每天漫步的時候,經常看到這些可愛的水鳥,如詩如畫,讓人陶醉。”
“綠水青山美家園,莫把垃圾河里留。”平利縣塘坊村護河員馮廷懷在完成日常巡護后,在朋友圈發布視頻,提醒大家共同守護這片綠水青山。
隨著河長制、林長制的推行,平利的山川河流都有了守護者。在護河員、護林員等的共同努力下,平利的綠水青山成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這些年,平利在生態保護上不斷下功夫——
平利通過生態造綠工程,森林覆蓋率達到71.5%;實施河道治理工程,出境斷面水質常年保持Ⅱ類標準;而保衛藍天行動,則讓2024年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61天……平利的幸福底色不斷刷新,“顏值”不斷提高。
“原來生活污水就往門口一潑,夏天招蚊蠅,冬天一結冰人就容易滑倒。”平利縣三陽鎮泗王廟村六組村民胡承富指著廚房的下水管道說:“現在好了,家里污水都通過管道流到村里的污水處理池集中處理。”
平利全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完成40個村生活污水整治提升,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44座,配套污水收集管網89.5千米。
在平利,生態文明的理念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認同。
“最近幾年,村里有個大的變化,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村民笑意越來越濃。現在大家發自內心保護綠水青山,讓四季常青的茶園成為亮麗風景線。”羅顯平說。
寇清新說:“村里的產業發展,始終把生態保護放在第一位。影響生態環境的產業,無論收益有多大,我們一律不考慮。”
百里平利川,風光賽江南。廣東游客楊慧來到這里不禁贊嘆:“這里空氣清新,藍天碧水,簡直就是天然氧吧,讓我體驗到了一場別樣的醉氧美麗之旅。”
日子蒸蒸日上
“請到茶鄉來喲,請到茶鄉來喲,綠水青山嘞,百花兒開喲!茶鄉那個風光嘞……”紅梅怒放,茶香撲鼻,游客興起對唱茶歌。
在洪福茶山茶圣陸羽雕像前,平利縣長安鎮干部胡鈴鈴滿懷自豪,手指蜿蜒盤旋的公路說:“這里春天梅花怒放,夏天垂柳如煙,秋天丹桂飄香,初冬紅楓似火,四季風景不同,天天茶飄香,長安十里茶園成了網紅打卡地。”
自長安十里茶園入選“中國美麗田園”后,八方游客紛至沓來,游賞茶山茶園,探訪長安茶城,觀賞茶圣雕像,品味徽派民居,領略秦楚文化,品嘗女媧綠茶,打卡石牛水街。
心思活絡的農民建起了觀光茶園、絞股藍博覽館及茶業研學基地,使這里成為游客度假休閑的好地方。游客漫步茶海之間,欣賞著茶城的風景,凝視著茶圣的雕像,品味著茶葉的清香,感受著春天的美妙。
“茶葉采摘要用指尖,保持芽葉完整”“茶葉從采摘到成品,要經過哪些制作環節?”“茶藝表演要注意哪些細節?”……一年四季,在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長安鎮田珍茶業公司及茶園里,都有來自各地的中小學生,他們走進茶園,踏入生產車間,步入茶藝室,沉浸式體驗茶文化,參與豐富多彩的茶旅研學活動,充滿好奇的詢問聲不絕于耳。
土生土長的平利人田珍,從最初的種茶、制茶,一路成長為茶企掌舵人,還精心打造了田珍茶業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見證了平利茶旅融合賦能產業升級的歷程。如今,茶旅研學不僅深受孩子們喜愛,許多家長也因此重新認識茶業,鐘情茶文化,愛上茶園觀光。
平利縣龍頭村是全國美麗宜居村莊、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村民劉忠清的農家樂見證著生態紅利的釋放。
“以前賺錢靠外出務工,如今游客絡繹不絕,連土雞蛋都成了搶手貨。”劉忠清說,“平利變得越來越美,農家樂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我們蓋了房買了車,日子蒸蒸日上。”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站在洪福茶山茶圣陸羽雕像前,眼前茶山隱隱,耳畔茶歌悠悠。走進平利,映入眼簾的不僅是層巒疊嶂的茶山美景,更是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時代新畫卷。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