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云藥加速“千億”進階
2025年開局,云藥產業迎來新變化:一邊是政策供給加碼,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出臺,全省中藥材產業有了行動指南和政策托舉。另一邊是市場活力迸發,龍頭企業云南白藥集團進入一級市場,發起百億元中藥材產業發展基金;昆藥集團披露2024年財報,“量縮利增”的業績表現揭示企業戰略重塑的階段性成果。政府有為、市場有效,正加快重塑全省中醫藥產業格局。
作為全國中藥材種植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道地藥材主產區,云南始終把中藥材產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明確提出“把云南中藥材產業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現代產業”。當前,云南正搶抓中藥材市場價格、基地規模、市場份額、品牌效益等“增”的趨勢窗口期,全力擁抱產業發展黃金時代,加速推動中藥材產業產值向2000億元以上進階。
從山間到“云端”構建核心競爭力
隨神舟十三號飛船在太空“遨游”180天的紫花滇龍膽,扎根臨滄市云縣,獲得豐收。滇紅花等中藥材產業,被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列為10億級支撐產業之一,在廟街鎮按GAP管理體系建立紅花規范化可追溯種植基地并獲得評價。景東彝族自治縣龍街鄉埡口村小看馬中草藥種植基地,黑色遮陽網覆蓋的中藥材種植地塊隨山坡連綿起伏,滇重樓的藥香撲鼻而來。
“無云藥,不成方。”中醫藥界的共識,折射了云南中藥材資源的富集多樣。2024年全省中藥材累計種植面積達1092萬畝,居全國第一。云南現有中藥資源8875種、占全國近一半;全國300種常規種植品種,云南占一半以上;全國5000多個品種的中成藥,70%以上使用云南原料;全國40種大宗藥材,云南占1/4。目前,云南已認定44個中藥材“全國地理標志產品”和60個“云藥之鄉”,居全國前列。
好山好水育好藥,云南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氣候多樣性造就了全品類中藥材的好品質。同等條件下的部分中藥材,在云南的畝均單產量是其他地區的幾倍。滇產中藥材在國際國內具有獨特市場地位,“十大云藥”是享譽省內外的道地藥材品牌,“云藥之鄉”是道地藥材產區的名片,“數字云藥”躋身全國前列。
走進位于文山市平壩鎮二道箐村的云南七丹藥業三七GAP種植基地,被譽為“南國神草”的三七茁壯生長,科技“成分”展示于此。“這里種植的三七新品種‘苗鄉抗七1號’實現了三七種質資源優選。以氯化苦、棉隆為代表的一系列土壤熏蒸成套技術初步解決了三七種植連作障礙問題。”基地負責人唐華磊介紹。
鏈接基地的“云端”——文山三七產業園區里,數智化指揮中心大屏幕上滾動著海拔、空氣溫度、空氣濕度等三七種植基地的實時數據,以標準化、工業化推進中藥材規范種植和穩定供給。數字化不僅融入種植領域,加工、交易全產業鏈條均實現產業數據可視化、產品可追溯。中藥材的專屬“數字身份證”,成為云南中藥材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為將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把中藥材產業培育成世界一流的現代產業。錨定目標全面行動,我省建立起省級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制度,設立工作專班,細化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健全會商協調、定期調度、聯合督導等工作機制。今年1月,省農業農村廳牽頭制定《云南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5—2027年)》《云南中藥材種植養殖區劃(2025—2027年)》,會同省財政廳等部門制定《云南省財政支持中藥材產業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專項支持。
綠色、有機和中藥材GAP建設加速覆蓋,全省標準化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面積達166萬畝,三七、天麻、當歸、石斛、茯苓、黃精等品種的林下生態種植和仿野生種植綠色有機基地面積逐年增加。數字科技賦能中藥材規范種植和穩定供給,推動種質種源品質逐年提升。從山間到“云端”,一張更具競爭力的立體產業版圖在云嶺大地逐步成型。
激活市場和資本打造“航母式”產業集群
當養生風潮席卷青年群體,當中醫藥合作破圈“一帶一路”建設……中醫藥產業發展迎來了黃金時代。有關機構預測,未來幾年,中藥材市場規模將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6年達1.5萬億元以上,到2030年有望超過2萬億元。
“聰明資本”早已嗅到市場需求與潛力。2022年12月,被云南本土中醫藥企業昆藥集團的中藥老字號品牌、珍稀特色植物藥與優質中藥品種三大核心資產吸引,華潤三九入場拿下昆藥集團28%的控股權,一場全方位的變革就此拉開帷幕。
在中成藥集采的大環境下,重新定位“銀發健康產業引領者”的昆藥集團借華潤三九之勢,搶占市場先機。面對同業競爭問題,昆藥集團出手收購華潤三九全資子公司華潤圣火51%股權,整合血塞通軟膠囊產品,實現運營效率與市場競爭力雙提升,“老”企業煥發全新發展活力。
與此同時,省政府支持華潤三九作為三七產業鏈“鏈長”,在云南打造三七全產業鏈龍頭企業。2023年11月,華潤三九與昆藥集團、華潤圣火、華潤現代共同投資1億元,成立定位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高水平三七產業新型研發機構。2024年7月,以三七研究院公司為主體,高校、科研機構和優勢企業深度參與的云南省三七產業創新聯合體獲批組建,聚焦三七中藥材的“航母式”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全面鋪開。
作為中醫藥領域的龍頭企業,云南白藥集團再打“航母新牌”。2024騰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總規劃規模100億元的云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基金正式啟動。該基金由云南白藥集團發起,面向全國范圍投資產業鏈中下游優質標的,特別是通過以投促招,引進與云南特色藥材有供需關系的企業,在原材料的產地設廠開工,帶動云南省中藥材整體生態鏈發展。基金融資模式既“投早投小”,促進創新企業和技術的孵化,也投成長期企業,推進控股收購型交易,有力促進云南產業發展與基金發展“兩翼齊飛”。
今年3月18日,由云南白藥集團、云南省中藥產業協會等12家單位發起,70余家企業構成的云藥企業聯盟發出了“英雄帖”,誠邀全國中藥材相關企業加入“云藥企業聯盟”。云藥全產業鏈建設正式邁向資源整合、集群發展的新階段。
在《云南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部署中,補齊產業鏈條是重要抓手。充分發揮政府統籌協調、引領、服務等作用,充分激發企業主體的活力、動力和創造力,是實現產業突破躍遷的關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培育壯大大企業、大品種、大基地、大市場為抓手,以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為重點,全省持續完善制定基金、金融、保險、招商、用地等支持中藥材產業若干政策措施,打造集科研、種植、加工、營銷為一體的中藥材全產業鏈。
“云南省三七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入選農業農村部2024年全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高標準打造現代醫藥產業園區如火如荼。集倉儲物流、現貨交易、電商交易、信息發布、中藥材會展、檢驗檢測于一體的楚雄(中農聯)中藥材集散中心拔地而起,高規格建設“立足云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中藥材物流交易市場穩步推進。聚焦“十大云藥”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為高水平打造云藥品牌注入產業新活力。
從昆藥集團的“老樹新枝”到云南白藥的“百億艦隊”,從實驗室里的基因測序到集散中心的全球交易,云南中醫藥產業不再局限于山野田間的草木枯榮,而是一場傳統智慧與現代健康的對話、資本與創新的交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云南正以開放之姿、創新之力,推動產業向新“千億”躍遷升級,讓千年藥鄉煥發現代光彩,為全球健康貢獻“云藥方案”。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