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里土氣”到“名揚萬里” ——陜北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產業
從“幾毛錢一斤無人問津”的滯銷困境,到開發出餅干、鍋巴等近百種衍生品,米脂小米系列產品暢銷大江南北;從傳統零散養殖、銷售渠道狹窄,到構建完整產業鏈,榆林羊肉成為全國知名品牌,端上各地百姓餐桌;從產量有限、品質參差不齊,到借助先進種植技術,以脆甜多汁聞名,延安蘋果遠銷海外市場……陜北黃土高原的特色農產品如何實現了從“小特產”到“大產業”的蝶變?又是如何打破地域局限、成為特色農產品“金名片”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做好“土特產”文章,發展林下經濟,促進鄉村特色產業延鏈增效、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延安、榆林兩地立足本地特色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和產業基礎,從科技賦能、產業鏈延伸、品牌建設等方面多向發力,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讓一批批來自黃土高原的特色農產品從“土里土氣”到“名揚萬里”。
科技賦能種質創新
“這款小米茶選用航天育種小米,經過手工石碾磨制,口感光滑,保留了小米的清新香氣和營養成分……”清明節假期,榆林市米脂縣農投公司特色農產品展銷中心大廳迎來眾多游客,工作人員劉小瑞忙著推介航天育種小米的系列產品。
陜北地處黃土高原腹地,疏松透氣的黃綿土以及千溝萬壑的丘陵地形形成了天然的排水系統,為雜糧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
“米脂有著悠久的谷物種植歷史,但過去谷物品種雜多,品質參差不齊,種質資源退化,導致種植效益和品質降低。為此,我們緊盯種源技術攻關,利用航天育種技術,提升種質資源?!泵字h小米產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經過太空遨游后,種子不僅產量普遍增長,品質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在作物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推動小米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米脂縣與陜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啟動了米脂小米航天育種項目,成功選育出抗旱抗病、畝產增加15%以上的“米谷”1號、2號、3號系列谷種。目前,“米谷”1號、2號航天谷種順利完成第七代地面選育。
糧種佳,樹種優。走進延安市吳起縣南梁山吳起楸子試驗站,眼前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蒲腥藛T正穿梭在試驗田間,仔細觀察吳起楸子的生長情況,記錄每一株苗木的生長數據。
吳起楸子,這一來自黃土高原的珍貴果樹種質資源,在延安蘋果產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蘋果樹由品種和砧木兩部分嫁接而成,品種是上半部分,是“芯片”;砧木則是地下部分,是根基。一段時間以來,我國栽培的蘋果大多由進口砧木嫁接地上接穗而成,而吳起楸子以抗旱、耐澇、抗寒、耐鹽堿等優良特性,成為蘋果最適宜的實生砧木之一。吳起楸子與秦脆等優質蘋果品種的組合,實現了“中國芯”配上“中國根”,把蘋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良種繁育,不靠運氣,靠的是實實在在的科技。種植業如此,畜牧業同樣如此。時值春日,記者來到榆林市?靖邊縣,見到羊兒們正脫去冬季的絨毛、長出更加細軟的新毛。“面前這只種公羊價值12萬元!”陜北白絨山羊細長絨型良種繁育基地技術負責人朱向卿引著記者細細查看。
在靖邊縣黃蒿界鎮馬季溝村的陜北白絨山羊細長絨型良種選育實驗室里,顯微鏡下的羊絨纖維正接受著納米級“體檢”?!斑^去選種羊要看體型、產絨數量,現在要查羊的基因、測絨的細度。”朱向卿介紹,“15.5微米的絨毛細度,相當于頭發絲的1/20,較傳統品種優化了2.3微米。”
2024年12月,靖邊縣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投資390萬元,在黃蒿界鎮建成投用陜北白絨山羊細長絨型良種選育實驗室。實驗室重點攻關絨細度相關基因研究、精液冷凍儲藏、精準飼料配比等核心技術,預計3年內將絨毛細度穩定控制在15.5微米以下,單只產絨量較傳統品種提升30%。
“我們不是簡單地在養羊,而是在培育優質基因種源?!本高吙h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旭說,該基地已輻射帶動周邊鄉鎮建設5個標準化育種基地,促進陜北白絨山羊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發展。
特色產業全鏈升級
在陜北的黃土溝壑間,羊群不僅是躍動千年的生計符號,更是深植于這片土地的文化圖騰。從輕暖細膩的羊絨服飾,到深受市場青睞的自熱羊肉鍋,陜北羊產業正以全鏈升級之勢,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織中迸發出強勁潛能。
在榆林市子洲縣中歐國際鄉村振興產業園里,不僅有全球最大的超細絨山羊種群,還有全球最大的規?;犸暯q山羊基地,存欄超細絨山羊13.6萬余只。走進該產業園紅太集團羊絨生產車間,機器設備有序運轉,一團團白如云朵、輕如蟬翼的羊絨源源不斷地從廠房運出,準備發往國內外高端市場。
榆林每年產出羊絨1800噸,占全國羊絨總量的十分之一。憑借產絨量高、絨質優良等特性,“榆林白”成為久負盛名的優質羊絨原料,深受市場青睞?!拔覀兩a的優質羊絨已經遠超國際超細羊絨行業標準,羊絨制品遠銷26個國家和地區?!奔t太集團市場發展部部長吳曉燕介紹,今年年初,公司收到近4萬件訂單,總金額達到2400多萬元,目前正在加足馬力進行生產,確保按時按量交付訂單。
產業鏈的活力在羊肉生產領域同樣澎湃。在榆林市橫山區香草羊肉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無菌車間內,工人們正將羊肉加工成冷鮮肉、自熱火鍋、羊雜熟食等6大類、50余款產品?!拔覀兺ㄟ^創新工藝,實現了標準化生產,經過無菌車間加工的純羊肉產品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的前提下,常溫儲存時間能達到6個月,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地?!睓M山區香草羊肉制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白成愛告訴記者,隨著橫山羊肉門店及體驗店陸續入駐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橫山羊肉”正從地方風味躍升為全國品牌。
完善產業鏈條,是農產品產業化升級的關鍵。為把好資源轉化為好品質、把好品質轉化為好品牌,米脂縣構建了涵蓋產品戰略、產業戰略和區域經濟戰略的“米脂小米”區域公用品牌體系,實現了“產品—品牌—效益”良性循環。2023年,榆林市在北京舉辦米脂小米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布《米脂小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報告》,全力打造西北地區最大的小米雜糧集散地,“米脂小米”也被農業農村部納入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
目前,米脂縣已建成米脂小米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引進6家加工企業并全部投產,米脂縣小米雜糧加工企業和合作社達到90家,加工能力突破18萬噸,進一步促進了米脂小米產業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把特色資源做成優勢產品、把優勢產品做成長效產業。
農特產品揚帆出海
靖邊胡蘿卜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不僅在國內各地蔬菜市場銷售,還出口到韓國、日本、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榆陽馬鈴薯經過深加工,年產法式薯條10.8萬噸、薯餅薯粉等產品1.8萬噸,產品遠銷東南亞、日韓及歐美市場;洛川蘋果“九上太空”,出口到加拿大、越南、阿聯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達1697萬元……一組組亮眼的數據,講述著陜北特色農產品揚帆出海的生動實踐。
成績的背后,是陜北農業在品牌打造方面的精心布局。榆林堅持“一個產業主推一個品牌”原則,出臺《榆林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辦法》,從發展培育、使用管理到宣傳推介,對品牌進行全方位規范?!懊字∶住薄瓣儽睓M山羊肉”被認定為國家級精品農業品牌,“橫山羊肉”還獲批歐盟、英國、俄羅斯涉外商標。
為進一步打響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2024年,榆林全年累計舉辦中國品牌日、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榆林中原地區經貿洽談會、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產銷對接活動18場(次)。280多家(次)企業的120余類產品參展,簽訂產銷對接協議20個,簽約金額2.3億元以上。
這種“展會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讓更多當地企業找到了出海路徑。神木市菌盛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武智林告訴記者,他在參加榆林相關部門組織的產品展銷會時,敏銳捕捉到韓國市場對菌菇的需求,萌生了出口的想法。最終,在榆林海關的幫助下,去年9月,4.56噸蘑菇菌絲順利出口韓國,實現了榆林蘑菇菌絲首次走出國門。
農特產品搭上“電”車,離不開相關部門多方協同發力。榆林持續完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建設,率先實現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全覆蓋。11個縣被列為國家級示范縣,建成市級電商直播基地1個、電商創業孵化中心2個,電商物流配送中心11個,鎮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581個,服務網絡遍及全市12個縣市區、155個鄉鎮和人口密集的行政村。
從黃土高坡到世界餐桌,陜北構建起“品牌培育體系+電商銷售體系+物流配送體系”的立體化發展框架,讓曾經深藏于黃土高原的特色農產品“觸網上云”,借助電商快車駛向國際市場的廣闊天地。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