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縣財政統籌5.2億支農資金 打響有機特色品牌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日前,筆者從武義縣財政局獲悉,2020年度該縣整合財政支農資金51986.54萬元,安排用于農業生產體系、農業產業體系、農業經營主體體系、農村環境和生態建設及扶貧開發,加快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根據資金安排意見,近1.2億資金將用于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涵蓋了糧食生產、植物疫病防控、特色產業建設等11個方面,其中“特色產業建設”一項扶持資金達4000萬。“我們每年有2000萬的財政資金專門用于農產品有機認證、基地建設、產品加工、基地保護等方面的獎勵,培育壯大有機農業全產業鏈。”縣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說。據了解,到2021年武義縣將建有機農產品生產示范區(基地)10個以上,力爭有機認證產品數量達到200個以上、有機農產品基地認證面積達到5萬畝以上,有機農業產業鏈產值達到8億元以上。
茶產業是武義的一大特色產業,“武陽春雨” 茶曾先后榮獲“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省名牌產品”、“中華文化名茶”、“浙江省名牌農產品”等榮譽。憑借“武陽春雨”的品牌影響力,武義縣探索打造覆蓋全縣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區域公用品牌,將“武陽春雨”由單一茶葉品牌升級為全縣農產品的區域公共品牌;本年度安排8300萬元資金,用以扶持一批有特色、有競爭力的本土農業經營主體,提升全縣農產品整體附加值和產地品牌聲譽形象。
在浙江壽仙谷藥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中藥材基地通過物聯網環境監測感知設備、可視化監控設備進行數據采集,結合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了無人機作業及肥料、生產劑調節的創新管理。近年來,武義縣茶產業、中藥材產業在智慧農業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這離不開財政支農資金對智慧農業云平臺的支持,今年武義縣也仍將安排4000萬元用于扶持鄉村振興產業(智慧農業)發展。
武義縣始終緊盯“三農”發展需求點,強化財政資金保障,堅持打好有機、品牌、智慧“三張牌”,到去年為止,年度整合財政支農資金實現“十二年連增”, 推動了農業發展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