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又將誕生一張金名片“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建設邁出重要一步
導語
激情六月,熱浪來襲。在浙江杭州高鐵站,大批穿著醒目品字標的志愿者,忙碌的向來往旅客介紹著浙江的先進公共品牌,整個候車大廳彌漫著...
激情六月,熱浪來襲。在浙江杭州高鐵站,大批穿著醒目“品字標”的志愿者,忙碌的向來往旅客介紹著浙江的先進公共品牌,整個候車大廳彌漫著一股紅色的風潮,恰如當前的浙江大地,一場轟轟烈烈的品質革命,依托“品字標”公共品牌,如火如荼的蔓延著。
為加快推進“品字標”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增強浙江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日前,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農業農村廳共同下發《關于開展“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建設工作的通知》。由此,“品字標”區域公共品牌由制造業拓展到農產領域走出了新的實質性的一步。通過“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培育、發展、保護及特色品牌轉化、自我申明+承諾、第三方認證等建設模式,今年,浙江將誕生首批20個“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
紓困
“品字標”向農產進發
浙江是國內農、林、牧、漁各業全面發展的綜合性農區,是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首個試點省,也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大省,農產品種類繁多且品質優良。近年來,浙江將統一品牌作為推動農業創新發展的突破口,努力破解“有好產品、缺大品牌”這一難題,“麗水山耕”等農產品品牌應運而生并初顯成效。
然而,從目前大多數農產品來看,浙江農產品尚存在品牌影響力不夠、層次不高、不能很好地體現浙江農產品特色等問題,不少優質農產品還處于酒香巷子深、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初始發展階段。
結合“品字標浙江制造”的成功發展經驗,2018年,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全省統一的“品字標”區域公共品牌,把“品字標”打造成浙江區域公共品牌的統一標識,將“品字標”由制造業拓展到農產、服務等領域,建立“品字標農產”、“品字標服務”、“品字標建造”等子品牌,這標志著浙江品牌建設進入了推動全方位產業升級的新階段。
標準是衡量產品質量好壞的技術指針和標尺,為確保“品字標農產”標準制定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2018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與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進行了大量前期研究,向省內種植、養殖等領域的相關行業部門、科研機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等廣泛征求了意見。幾易其稿,去年8月,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農業農村廳發布《“品字標浙江農產”評價要求》。
該標準規定了“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認定、基本要求、管理體系、生產管理、供應和服務管理等方面要求,明確了“品字標浙江農產”綠色、生態、優質的品牌定位和生產規范、管理先進、服務優良的企業特性,同時明確,“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認定應遵循綠色生態理念貫穿始終、先進管理思維全面導入、農產品信息全程可追溯以及社會責任全面履行等四方面原則。
目標
走出浙江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展之路
在此基礎之上,盡管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一直肆虐全省,給各項工作開展帶來不少難題,但“品字標農產”配套標準、培訓宣傳及品牌保護等品牌建設工作節奏并未放緩。經過大半年時間的反復商議對接,省市場監管局與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制定下發《關于開展“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建設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浙江各地各級市場監管局和農業農村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依托特色農業資源、產業,以“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建設為抓手,強化運用市場監管手段和品牌運營措施,著力打造優質、安全、綠色、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品字標”區域公共品牌,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提升農產品品牌品質,增加有效供給,實現產業鏈升級,走出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農產品品牌發展之路。
為此,《通知》要求堅持市場主導、企業主體、政府引導等基本原則,出臺“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培育框架指南,引導品牌建設有序推進,重點圍繞蔬菜、水果、茶葉、畜產品、水產品、中藥材等優勢產業,培育創建一批“品字標”品牌企業和產品,帶動形成特色鮮明、比較優勢突出的生產布局,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通知》要求創新體制機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完善“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形成以 “主要(特色)農產品+規模生產主體”為建設對象,以特色品牌轉化、自我申明+承諾、第三方認證等為建設模式的“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發展新格局。持續優化“品字標浙江農產”培育框架指南,每年培育“品字標浙江農產”企業不少于20家。
利好!
享受“品字標浙江制造”同等政策
《通知》鼓勵有較大影響力和較高產品品質的農產品品類;管理機制健全、區域影響力較大、惠農效應顯著的農產品規模生產主體以及符合《“品字標”品牌管理與評價規范 第4部分:“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評價要求》(以下簡稱《評價要求》)關鍵條款要求的農產品企業參加認證。
要求各地各級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根據“品字標浙江農產”重點培育品類目錄系統摸排轄區內產業情況,原則上1個品類征集培育企業(組織)不超過2家。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對重點培育企業(組織)開展宣貫培訓,要求企業積極對標《評價要求》持續提升管理。浙江省品牌建設聯合會制定發布年度“品字標浙江農產”標準立項計劃,組織開展“品字標浙江農產”產品團體標準研制。培育清單內企業(組織)可通過省品聯會網站申報平臺按照特色品牌轉化等三種模式進行品牌授權。
《通知》要求各地加強組織領導,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具體負責全省“品字標浙江農產”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工作的組織、協調、督查。各市、縣(市、區)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共同推進“品字標浙江農產”區域品牌建設工作,明確發展目標,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定期研究部署本市、縣(市、區)品牌發展工作,積極構建“政府推動、部門聯動、企業主動、社會促動”的“品字標”區域品牌建設長效機制。各地要加大對“品字標浙江農產”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政策支持,享受“品字標浙江制造”同等政策。省市場監管局將“品字標浙江農產”區域公共品牌建設納入對各市質量工作考核內容。
《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品牌保護力度,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在加快制定和完善“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權益保護規章制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行為,維護品牌質量、信譽和形象的同時組織新聞媒體精心策劃,開展“品字標浙江農產”區域公共品牌公益宣傳,講好“品字標”農產品品牌故事,提高“品字標”品牌影響力、認知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營造“品字標浙江農產”區域公共品牌建設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水果、蔬菜、茶葉、畜牧、水產、中藥材等7大類21種農產品類已率先被列入2020年度“品字標浙江農產”重點培育品類目錄。
鏈接:“品字標浙江農產”品牌三種授權方式
1.“特色品牌轉化”模式:申請企業(組織)具備農產品地理標志、綠色食品認定等農產品特色品牌榮譽且在有效期內的,在提出申請后,由省品聯會直接發放“品字標浙江農產”公共品牌授權證書。
2.“自我聲明+承諾”模式:其他申請企業(組織)可開展對標自評和檢測認定,通過申報平臺提交證實性材料后,申請“品字標浙江農產”公共品牌授權。
3.“第三方認證”模式: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指導現有認證機構,常態受理認證申請并組織審核,對通過審核的企業(組織)和產品,授權其使用“品字標浙江農產”公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