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英吉沙杏”:地標品牌建設助力精準扶貧
眼下正是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甜杏采摘期,各地客商紛至沓來。一到下午,各農民合作社的杏農便聚集在英吉沙縣優樂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收購區內,銷售早上采摘的鮮杏。說起今年的收成,農戶古麗杰乃提·吐爾孫滿面笑容:“今年好杏子每公斤能賣10元錢,以前根本不敢想。”
在英吉沙縣優樂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收購區內,快遞公司正搬運當天收購的鮮杏 新華網 杲均豐 攝
古麗杰乃提說的正是自家地里產的“英吉沙杏”,這個有著“冰山玉珠”美稱的甜杏品種,因個大皮薄、肉質細軟多汁、纖維少等特點享有“中國第一杏”美譽。英吉沙縣擁有悠久的植杏歷史,但由于杏子采摘期短,前些年杏農為趕時間,大多用棍棒將杏子打落進行采收。粗放式采收造成的品質問題加上成品杏運輸難、銷路窄,導致杏價持續低迷,行情最差時每公斤杏子僅售不到1元錢,眾多果農入不敷出。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大力實施地標品牌建設助力精準扶貧工程,推動品牌建設和特色產業效益提升,深挖英吉沙縣杏產業潛力,通過調整結構、科學管理、升級設備,打造標準化、智能化、數字化生產體系,大大提高產品品質,打造“英吉沙杏”品牌,助力脫貧攻堅。
英吉沙縣當地果農正在采收“英吉沙杏” 新華網 杲均豐 攝
“以前這里的杏子我們不敢多收,擔心賣不掉。現在杏子供不應求,我們還要到處找農民收購。”英吉沙縣優樂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事長王玉茜說。由于口感好、品牌認可度高,“英吉沙杏”銷售市場遍布全國各地。
如今,英吉沙縣杏樹種植面積達15萬畝,2020年預計總產量8萬噸。“英吉沙杏”已成為喀什地區特色產品“名片”,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致富果”。
英吉沙當地企業內的鮮杏分級分揀設備 新華網 杲均豐 攝
“英吉沙杏”只是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實施名牌、品牌戰略的一個縮影。截至今年6月,新疆擁有吐魯番葡萄、哈密瓜、木壘鷹嘴豆、庫爾勒香梨、若羌紅棗、輪臺白杏、博斯騰湖鯉魚等38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其中89件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商標。核準使用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準用標志的企業總數34家,許可使用地理標志商標的企業總數148家。
不僅如此,隨著《自治區加快推進地理標志商標品牌發展助力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實施,新疆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運營,新疆知識產權網絡講堂、設計地理標志專題課程開講等一系列地標品牌建設舉措落實,新疆各地正逐漸建立健全品牌引市場、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農企雙贏模式,實現精品名牌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加速推進。
英吉沙當地企業進行杏制品包裝加工 新華網 杲均豐 攝
“今后我們將著力通過實施新疆地理標志產品集散地方案,打造一批新疆區域公共品牌、地理標志產品品牌。依托林果業‘兩張網’建設和淘寶、京東等第三方平臺,建立地理標志產品專屬營銷渠道等,講好‘最美新疆故事’,促進新疆自主品牌國際化發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一級巡視員馬慶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