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農業品牌矩陣日趨完善 為山東大農業版圖注入新動力
農業建設頂層設計不斷深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企業品牌群體持續發展壯大……盛夏時節,枝繁葉茂,我市農業也迎來了大豐收。近日,記者深入棲霞、蓬萊、萊陽等多個區市,圍繞我市高效農業、菜籃子工程建設、精深加工等方面進行了采訪。采訪中記者發現,我市農業農村局通過整合力量、發揮優勢、多措并舉激發了品牌農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煙臺這個農業品牌矩陣完善、農業跨越轉型、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農業大市,已成為山東大農業版圖上澎湃發展的新動力。
今年不少果品銷售艱難,而煙臺蘋果通過走高端化經營,打造優質果品、精品示范園、蘋果深加工等,正凝聚起煙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成功穩抓市場需求,實現了良好的銷售形勢。
棲霞博士達蘋果生產車間
走進煙臺博士達集團生產車間,記者看到,通過水洗、風干、拋光、糖度檢測、霉心病檢測、等級分選等流程,一個個新鮮靚麗的蘋果被裝箱。“全自動化中控系統針對儲存水果的不同要求和客戶需求進行實時微控,能保證走向市場的每一個蘋果糖度都在13度以上,你拿一個蘋果,聞一聞都有芳香氣味?!睙熍_博士達集團董事長張朋義介紹說,博士達集團用十余年時間,建設完成農業觀光園、精品采摘園、科技推廣園、精品示范園和深加工產業園,打造了“BSD”高端蘋果,年可加工10000余噸優質蘋果?!拔覀兘衲暌呀涗N售鮮果上萬噸,庫里僅剩一千多噸,正在出貨。”得益于良好的市場定位,企業還先后承接了“國家級星火計劃-蘋果高效標準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蘋果優良品種和現代種植模式集成與示范基地建設”等國家及省級項目。
萊州市瑯琊嶺小龍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景波介紹,經過4年多的摸索,合作社已完全掌握蘋果免套袋技術。目前,合作社800畝蘋果樹所產的2500噸免套袋蘋果已銷售一空?!安惶状O果光照時間長,更易積累糖分,香氣濃郁。我們的蘋果今年售價最高可達每斤12元,不愁賣。今年又有500畝果樹進入盛果期,產量還會增加不少?!蓖蹙安ㄕf,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等多位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循環生產模式,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認可和支持,先后成為“全國農民合作社加工示范社”、“山東省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蘋果可以以多種產品形態存在,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煙臺從供給側主動出擊,延長產業鏈。在煙臺中泉食品有限公司蘋果片加工車間,該公司企劃經理孫濤詳細介紹了蘋果深加工的過程,其中在蘋果切片階段,采用先進的水刀去皮設備,減少金屬刀具接觸,防止蘋果氧化,保持原本色澤,每年可加工鮮果5萬噸。各類產品價位從每斤6元到15元不等,口感細膩,深受女士和兒童喜愛。早在2012年,煙臺中泉食品有限公司便將目光聚焦在蘋果深加工上,該公司董事長姜延泉介紹,目前公司蘋果深加工產品不斷豐富,蘋果脆片、果粒、果脯、酵素、果酒等產品成為新的銷售熱點,不僅供應國內的商超、航空、高鐵等,還出口到東南亞、中東和西歐等地區。
在蘋果飲品的加工方面,煙臺吉斯波爾釀酒有限公司以蘋果為原料生產的發酵型果汁醋飲料迎合了現代都市人綠色、健康的消費理念。“我們開發出蘋果白蘭地、發酵型果汁醋飲料、純麥蒸餾酒、蘋果蒸餾酒、蘋果發酵酒等系列產品?!奔辜瘓F總裁孫傳洋介紹,“吉斯果園”發酵型果汁醋飲料在制作工藝上摒棄了傳統的蘋果汁飲料做法,采用來自煙臺優質果源基地的水果,以濃縮果汁為原料,將天然果汁首次發酵成果酒,果酒再經過二次發酵成果醋。“經二次發酵而成的吉斯果醋口感酸甜,老少皆宜。
隨著農業的自動化、智能化,產業鏈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市的畜牧業和海洋漁業養殖技術也不斷取得跨越式發展,實現了養殖模式升級和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目前在行業內均處于領先水平,多項科技成果獲得了省部級榮譽。
民和股份禽畜廢物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
“我們建立起了以父母代肉種雞飼養、商品代肉雞苗生產銷售為核心,集肉雞養殖、屠宰加工、有機廢棄物資源化開發利用為一體的較為完善的循環產業鏈,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工廠化生產和集約化管理。”在山東民和牧業股份有限公司養殖廠里,該企業行政部經理苗光明向記者介紹,目前公司下設種雞場、孵化廠、飼料廠、商品雞基地、食品公司、進出口公司等58個生產單位。現存欄父母代肉種雞370萬套,年孵化商品代肉雞苗3億多只、商品代自養肉雞年出欄3000多萬只,年屠宰分割各類雞肉產品7萬多噸,飼料生產能力40萬噸。公司科研實力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自主研發的“肉用種雞全程籠養新技術開發”獲國家星火計劃獎,先后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
煙臺綠源唯品乳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英豪,向記者展示了通過牧場養殖奶牛產出的糞便,經過充分發酵腐熟后做成了有機肥,可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疏松土壤,改良園區內土壤,減少環境負擔,從而形成了一個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的有機生態農業園區。形成了“肥、田、作物、?!钡难h型農業模式。企業養殖專家表示,牧場日產原奶32噸,做到了從采集到產品包裝,乳液全程不接觸空氣。加工車間按照原乳牧場專供和訂單限量生產,為消費者提供新鮮牛奶。去年,企業乳制品年銷售額達到2.15億元,納稅723萬元。
“我們的每頭豬都有‘身份證’?!痹谏綎|廣耀牧業集團有限公司,記者被該企業辦公室主任胡梁偉的一句話吸引,企業采取種養一體化全產業鏈生態循環模式,集母豬育種、生豬育肥、屠宰加工于一體,總存欄量5萬頭,母豬存欄量10000頭,年出欄量25萬頭。公司每一只小豬出生后就會拿到“身份證”,食物、用藥等信息都會被記錄下來,做到了源頭管控。將豬產生的糞便、污物、剩余飼料等,加工轉化為沼氣和有機肥,沼氣用于并網發電和鍋爐供熱,有機肥則用于農作物種植和土地改良等無害化處理。
“現在我們擁有國內技術領先、產量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以高端海洋水產養殖業為載體,開展三文魚、大菱鲆等經濟魚類的循環水養殖業務,涵蓋魚卵、育苗、馴化、養成、加工、銷售等內容的完整技術體系和產業鏈條?!痹趪艝|方(煙臺)循環水養殖科技有限公司養殖場,該企業副總經理韓厚偉介紹,項目建設規模約154畝,養殖水體約4萬方,魚類工廠化循環水和流水養殖車間共計45000平方米,配備循環水養殖系統及配套裝備78套,年產大菱鲆魚苗400萬尾,大西洋鮭魚苗60萬尾,大西洋鮭商品魚1000噸,大菱鲆商品魚150噸。目前,正在通過技術優化、工藝提升實現循環水養殖模式升級和產業新舊動能轉換。
走在農場的田間地頭、蔬菜大棚中,記者深入了解到蔬菜從田間到餐桌的經營模式。目前我市形成了“規劃引領、市級先行、縣級多點開花”的品牌發展框架,實現了縣域品牌呈現多元化發展良好態勢。
在海陽,記者走進煙臺旭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農產黃瓜大棚,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工作人員正在給黃瓜苗噴水。“我們的每個黃瓜都是按個定價,帶著二維碼上市?!毙窀r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證明有機蔬菜品質,每種果蔬都會帶著“身份證”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掃描二維碼便能查到產地,并精確到哪座大棚、管理相關負責人、各項農事的工作時間、有機認證等,真正實現全程可追溯。在旭耕農場,新農業還體現在為消費者“私人定制”果蔬上,農場打造手機終端以及電商平臺、配套物流車輛,給消費者提供配菜服務,實現送貨上門。
旭耕有機蔬菜
如今,旭耕農場百余種蔬菜全部實現有機生產,農場每年生產有機蔬菜約2000噸。不僅如此,旭耕農場還給當地百姓提供了就業渠道,周邊村莊60多名農民成了農場中的固定員工,每月工資2000-3000元。打工不出家門口,讓村民們倍感滿足。
“我們農場生產的蔬菜及農副產品,嚴格按照國家綠色認證標準控制,農場出產的產品堅決杜絕任何助長劑和劇毒農藥,農作物施用有機肥料和采用物理有機滅蟲方法,全部是自然生長?!痹跓熍_清谷田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蔬菜大棚,該企業負責人尉海燕介紹,“我們的禽、蛋、豬、羊肉等食品絕不用任何激素和抗生素,采用自然飼料喂養。農場散養的雞自然生長,需要六個月以上才能宰殺,母雞也要六個月后才能下蛋?!鼻骞忍飯@目前是煙臺市一家自種、自采、自配到用戶餐桌的生產企業。他們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等將基地生產的綠色有機產品直接銷售配送到全國各地的客戶?;剡B續多年成為煙臺市政府菜籃子工程、牟平區蔬菜生產重點企業。
萊州市呂村大姜批發市場
在萊州市,大姜市場聲名鵲起。記者來到萊州市呂村大姜批發市場,這一市場的建立一改萊州大姜產業零散經營格局,形成了集聚效應,帶動大姜價格提升,日交易量500噸。“我們大姜的銷售價格平穩上升,每公斤大姜的銷售價格平均上漲了0.60元左右,每年產生的社會效益高達3億元。”萊州市呂村大姜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旭斌表示,市場占地面積約80畝,市場內設洗姜流水線30條,配有暫存的保鮮冷藏庫房138間。市場的建立,對萊州市的大姜產業拉動作用十分顯著,萊州大姜的種植面積穩步增加,增加面積每年都在1萬畝以上,大姜面積由2015年的6萬畝,增加到2018年的10萬畝。目前,呂村大姜批發市場在全國各地蔬菜市場大姜銷售中都占有相當的份額,現在,萊州大姜在北京新發地市場占有率達90%,萊州大姜已經成為北京市民菜籃子的不二之選。
海陽市步鶴山合作社茶園
在海陽市步鶴山茶果專業合作社的山地生態茶園里,煙臺市茶葉學會會長張志剛向記者介紹,“原來煙臺茶葉多為南方引進的品種,不能很好適應北方氣候,為培育適合北方種植的茶樹新品種,經過6年多的嘗試,學會培育出適合北方區域種植的抗寒抗凍高產茶樹新品種‘北茶1號’,獲得了國家農業部頒布登記的證書,真正讓煙臺茶葉在全國茶葉育種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自此‘北茶1號’以其獨特的風味、豐富的營養價值深受市場青睞。”茶葉學會還致力于推廣產學研活動,帶領廣大市民走進茶園,親近大自然,體驗采摘茶葉的樂趣。去年,還成功舉辦了煙臺市茶產業品牌建設高峰論壇,推動了煙臺茶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在茶葉學會的帶動下,近年來煙臺市茶葉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目前 已經達到33000畝,主要集中在海陽、萊陽、蓬萊、龍口和牟平等區市,年產成品茶600余噸,年產值2.3億元,已經形成規模。
在農產品加工領域,萊陽梨膏、龍口粉絲、凍干食品等多種產品填補了國內外市場空白,產品不僅在國內覆蓋了各大中省市,更是遠銷至歐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萊陽昌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熬制梨膏的大鍋,正散發著陣陣香氣。“我們采取古法熬制的同時,還創新低溫閃蒸技術,生產的萊陽慈梨膏、萊陽梨羹,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董事長宋昌榮介紹,公司沿用古法熬制的同時,還運用獨創的“VS”生產技術,在國內梨加工行業首次使用低溫閃蒸技術進行熬制、濃縮;做到了不加水、不加糖,20斤萊陽梨熬制出一斤萊陽梨膏,最大程度地保留萊陽梨的天然營養,回歸自然本真。同時,企業產品食藥同源系列萊陽梨膏、山楂膏、酸棗膏、阿膠姜棗膏等膏方,進一步開辟了市場;公司還與東阿阿膠合作,開發出了高端阿膠梨膏等系列食藥同源膏方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憑借暢銷的產品,2019年,企業收購萊陽梨近3000噸,年加工萊陽梨及萊陽梨膏能力達到500萬噸。企業每年對桑葚的需求達到200—300噸、山楂近600噸、大姜近百噸,拉動了周邊縣市區相關農業產業的發展。
六六順食品有限公司粉絲生產車間
“只有自己能放心吃的食品,才可以安心地呈現給消費者。”山東六六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少軍表示,“我們公司生產的所有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絕不使用任何添加劑。”記者在生產車間里看到,粉絲采用綠豆、豌豆、純凈水為原料,經封閉式流水線生產工藝精制而成,不一會兒功夫絲條細勻、光潔透明的粉絲就生產出來了。彭少軍介紹,企業生產的粉絲質地柔韌、口感爽滑軟彈,有三十年前的老味道。該企業在粉絲行業中率先建立“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生產中嚴格按照IS09001質量標準和HACCP國際食品安全體系進行管理,基于多年良好的品質管理,公司已通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HACCP國際食品安全體系認證等多項食品安全認證。
走進新三和(煙臺)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廠區,4個現代化生產車間、19條凍干生產線“火力全開”,凍干面、火鍋面、芙蓉鮮蔬湯等很多“網紅食品”都從這里源源不斷走上全國人民的餐桌。該公司副總經理歐強介紹,研發中心擁有50余項技術專利和專有技術,擁有完善的FD凍干食品研發技術,是全國FD凍干食品生產的龍頭企業,也是麥當勞、肯德基、康師傅等企業的供應商。企業創立兩大自有品牌“和廚”和“海福盛”,“和廚”定位高端品牌,“海福盛”定位中高端產品。僅以成立3年的海福盛為例,2019年銷售額為8.5億,納稅3500萬,正在以迅猛的態勢迅速增長。目前,新三和凍干食品遠銷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及歐洲、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朗源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看到,蘋果干、葡萄干、松子仁等產品擺滿了展臺。“在國際市場上,我們生產的葡萄干產品質量可以與土耳其、美國葡萄干產品質量相媲美?!痹摴靖笨偨浝碇靽鴱姼嬖V記者,公司開創了中國葡萄干出口的先河,是國內葡萄干行業中唯一一家將產品大規模出口到西歐高端市場的企業,且在中國葡萄干出口企業排名中一直穩居第一。截至目前,已有廠區4處,并擁有倉儲量8萬多噸的倉儲中心和8萬多畝的水果基地。主要業務為鮮果、干果、堅果的種植管理、加工、倉儲及銷售,產品不僅在國內覆蓋了各大中省市,更是遠銷至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展望煙臺農業未來,貫穿高效農業種植養殖、產后加工、產后銷售、產業鏈綜合發展的大農業格局框架已初見雛形,一個生機勃勃的美麗農業畫卷即將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