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芬:培育品牌守望最美梯田
浙江省云和縣葉垟村地處有著“最美梯田”美譽的云和梯田景區內,“85后”新農人張建芬就在這里長大。記者走進葉垟村時,正值村里傳統節日。站在村口,藍天白云、蒼翠的大山和綠油油的梯田十分漂亮,村中不時傳來各種樂器合奏的旋律。
“你看這幾塊梯田荒了,實在是可惜。”穿著一身白色休閑裝的張建芬面對深愛著的家鄉梯田,有些無奈和不甘地說:“希望有更多的新農人一起來守望梯田,不斷提升梯田的生產、生活、生態附加值。”
懷揣品牌夢想回鄉創業
葉垟村平均海拔900米,從位于最高處的村口水泥路走到村中間的寺廟,不到十分鐘。十分鐘的路程都是在層層疊疊的梯田之中。梯田對于這方天地、村莊和村民的意義重大,張建芬說,“云和梯田是振興云和鄉村最好的資源。”除了村口那小塊梯田荒著,遠近的梯田里都種著莊稼和蔬菜,特別是番茄、黃瓜等高山蔬菜長勢喜人。
這些梯田是合作社“白鶴尖”“梯田守望”兄弟品牌產品的生產基地。
張建芬的“白鶴尖”品牌是第一批加入浙江“麗水山耕”區域品牌的十多個農產品品牌之一,她以當地最高山峰白鶴尖為品牌名。今年,張建芬又推出了“白鶴尖”的兄弟品牌——“梯田守望”。
“這些年我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品牌創建上,收獲了知名度,也獲得了相應的回報。”張建芬回憶起懷揣品牌夢想回家鄉守望梯田的經歷。
2014年,張建芬辭去麗水市一家化工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的職位,義無反顧回鄉搞農業。在梯田里忙碌了一輩子的父母和村民怎么都無法理解,就好像他們無法明白每次張建芬回到村里,望著梯田發呆的樣子。雖然,他們也曾希望她能夠幫助村里的高山蔬菜賣出更好的價格,但是難以接受張建芬辭職從事農業的決定。
好不容易從山里出去,如今又回到了山里,除了守望葉垟村的梯田,張建芬還懷著更大志向:通過振興這一方梯田的生態農業產業,振興生她養她的家鄉。張建芬相信品牌可以幫助她實現守望梯田的夢想,品牌可以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守望梯田的行列中來。
大學畢業后就在城里上班的張建芬壓根不懂高山蔬菜的種植技術,做新農人一切需要從零開始。然而,她卻在短短五年時間創下了年產值超過900萬元的業績。“今年新推出的‘梯田守望’品牌至少能夠增加500萬元銷售額。沒有品牌,就沒有這一切。”張建芬說,“我是在白鶴尖下長大的,從小喜歡這片梯田獨有的味道。”
記者走進位于大垟村的云和縣垟垟家庭農場,這是張建芬傾心打造的有機種植家庭農場,100多畝的大棚蔬菜占了2/3,里面種著白黃瓜、白茄子、白苦瓜等白色系列蔬菜品類。在基地的門樓上刻著一副對聯:“抓質量做好品牌形象,促生產創造非凡業績”。
“白鶴尖”品牌主打白色生鮮、五谷雜糧、醬腌菜系列產品,70%是本地品種,為了做好這個基地,張建芬和她的團隊形成了一系列高于同類產品品質的質量標準和品控程序,也對這一品牌的輻射帶動作用充滿自信。
后垟村是“白鶴尖”品牌帶動的八個村之一。炎炎烈日下,后垟村的梯田里生機勃勃,除了水稻和高山蔬菜,還種著紅豆、綠豆、黃豆等五谷雜糧,和附近荒蕪的梯田形成鮮明對比。張建芬不但提供種子、種苗和種植標準,還以高于市場15%的價格包收。
因為省力省心回報高,村民們的積極性很高,合作社只要每年跟村委會確定品類和數量就可以。
創建“兄弟品牌”傾心守望梯田
“我做農業一開始就注重品牌意識和標準意識,這才逐步有了‘白鶴尖’和‘梯田守望’兄弟品牌良性互動的局面。”張建芬說。
2014年,張建芬成為新農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著手注冊“白鶴尖”商標。2015年,為了更好地傳播品牌,建立品牌信任度,她把原來象征著白鶴尖山峰的LOGO改為紅底白字的印章LOGO,這都體現了張建芬良好的品牌意識。但對于2016年注冊“梯田守望”商標為何在2020年才推出“梯田守望”品牌?記者很好奇。
4年后才推出新品牌,源于2016年品牌建設過程中的一次考驗。自2016年底拿到SC認證,在淘寶上迅速走紅的“白鶴尖”品牌,差一點因為不知道醬菜也需要獲得食品質量認證這個失誤而夭折。值得慶幸的是,憑著過硬的醬菜品質,依靠守望梯田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同時也因為趕上了“麗水山耕”品牌建設的好形勢,“白鶴尖”品牌不但生存了下來,還形成了生鮮、五谷雜糧和醬菜加工系列產品的品牌格局,去年銷售額超過900萬元,醬菜系列加工產品的產值則超過60%。
這一次波折讓張建芬和她的團隊深刻認識到,注冊一個商標容易,通過電商渠道推廣運營品牌農產品要求則更高。無論是品質還是服務,只有更高的標準才能滿足線上消費者的需求,繼而贏得信任。認識到這一點,張建芬把新的品牌打磨了5年,直到她感覺一切都成熟了才上市。
張建芬的合作社在品牌建設方面投入超過400萬元,特別是深加工領域,投入100多萬元。通過技術創新,張建芬為“梯田守望”品牌儲備了50個單品,同時,確立了和“白鶴尖”品牌如孿生兄弟般的紅底白字LOGO。
穩妥有序的準備為新品牌的出場打下了扎實基礎。今年以來,單北京一個商場的日均采購量就達到了幾百罐,保守估計新品牌銷售額將達到400多萬元。
新品牌的成績得益于張建芬品牌營銷的專業團隊。借助抖音傳播渠道,張建芬做起了主播,不但推廣合作社的兩個品牌,還自覺擔當起云和梯田的“代言人”。
“與剛開始做農業時相比,現在我和我的團隊更加迫切地希望我們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能夠不斷提升,吸引更多的人回到家鄉,和我們一起守望梯田,振興鄉村。”談到未來,張建芬說。
如今,張建芬和她的團隊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當兩個品牌產值超過2000萬元時,我們將啟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探索新的品牌化農業產業模式。”張建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