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獻詞 | 夢雖遙 追則能達
“ 夢雖遙
追則能達
又到了歲末,更有了新年。
我看見,陽光依然普照大地,溫暖在默默地寬慰著人間。新年,依然是一束新的光亮,照耀在我們的身上、心上,讓我們持續信念,勇往直前。
信念,讓我們勇往直前。這是2024年,我們新年獻詞的標題。而這依然將成為,新年里,駐扎于我們內心的堅毅的光。
回望2024年,一開春,中國茶便得到了對外貿易“量價齊減”的消息,自媒體蜂擁而上,對新春的中國茶開始了喧囂的唱衰之聲。
于是,這一年,我們的調查研究、課題選擇、研究成果都偏向了中國茶品牌。因為我們知道,中國茶的品牌形象、品牌發展,不僅僅是一個產業的興衰問題,它更將影響我們中國1000多個產茶縣的縣域經濟發展,關系到是否能夠鞏固以茶脫貧的成果,關系到近一億與茶產業相關的中國人的生存與發展,也關系到中國如何以茶和天下。
一、應茶業現實難題之需,開展中國茶品牌的系統知識服務工作
于是,我們開始了大面積的第一線調研與共同推廣中國茶的工作。
這一年,研究院院長胡曉云老師帶著團隊跑了近二十個茶產區,與當地政府、協會、茶企茶農一起,為各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獻計獻策、推廣、吶喊,足跡遍及祖國南北茶山;這一年,我們依然堅持中國茶葉品牌價值研究工作,并發表了第17個《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第16個《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評估報告》,為中國茶葉品牌的運營者提供專業研究的指導性參考;這一年,我們編寫出版了《價值決勝——中國茶葉品牌價值成長報告》(第二版),為中國數百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進行了價值成長系統化研究;這一年,我們依然堅持研究創新,完成并發布了《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品牌文化力指數研究》成果,為中國茶的品牌文化力形成提供學術支持。
1月8日至9日,應邀參加在紹興新昌縣舉行的“中華茶 世界風”首屆中國茶品牌文化年會,并在會上作《從慣性競爭到攜手競合》的主題講演
1月30日,應邀參加新昌縣名茶協會第七屆第二次、新昌縣茶文化研究會第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并作題為《區域合力共生 協創品牌價值》的專題講座
3月13日—3月15日,應邀參加杭州“茶都十景”(首批)評選候選景點的實地調研,在建德和淳安兩縣市進行評選實地考察
3月16日-17日,應邀前往安徽省祁門縣考察祁門紅茶品牌建設現狀,并與祁門紅茶協會會長王昶等共同探討祁門紅茶未來發展問題
3月21日,應邀參加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南平武夷山市舉辦的“三茶”統籌發展座談交流會
3月27-28日,應邀前往福建省福鼎市,考察福鼎白茶品牌建設現狀,并出席第十三屆福鼎白茶開茶節
4月1日-2日,應邀考察英德紅茶品牌建設現狀,在“2024第六屆中國·英德紅茶頭采季”活動上致辭,并在“品牌賦能英德紅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作了題為《講好品牌故事 提升品牌聲譽——英德紅茶品牌價值升維建設》的主題演講
4月12日,應邀參加在黃山市黃山區召開的2024第十八屆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節,并在開幕式上分享了對太平猴魁茶葉區域公用品牌14年的跟蹤研究成果
4月17日-18日,應邀參加第十六屆普陀佛茶會開幕式,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名茶代表共商品牌建設,并在會上作了題為《普陀佛茶,如何從名茶轉型為名牌》的主題演講
4月23日,應邀參加在黃山休寧縣舉行的黃山茶會暨休寧有機茶文化節,并作題為《休寧松蘿茶葉品牌復興》的主旨報告
4月26日,應邀參加在廬山舉行的2024廬山云霧茶文化旅游節,并作題為《重塑廬山云霧茶品牌價值》主題演講
5月12日下午,應邀參加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做好‘三茶’統籌,推動徽茶產業振興”會議,并依據團隊17年來的茶葉品牌研究數據,全面分析了安徽省茶產業在品牌建設與發展上的優勢與問題,提供決策參考
5月21日,應邀參加第五個“國際茶日”活動,發布了“2024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結果”以及《價值決勝——中國茶葉品牌價值成長報告》(第二版)
5月23日,應邀作為揭牌嘉賓赴湖州市長興縣參加2024中國“國際茶日”浙江主場活動
6月21日,應邀參加在深圳召開的第六屆九江名茶名泉博覽會深圳推介會,并作《雙劍合璧 協同發展》主題分享
6月20日,參加第四屆世界綠茶大會,發布了《2024中國綠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
7月12日,應邀參加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主辦的“2024茶品牌新質生產力座談會”。作為專家發言與解答環節主持人,與多位專家深入探討、經驗互鑒,聚焦探討前瞻性問題
9月19日至20日,應邀參加2024揚州綠楊春茶產業發展暨品牌推介會,并作題為《數據里的辯證法——揚州儀征綠楊春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探討》的主題演講
9月27日,應邀參加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2024第三屆寶船國際茶文化節(香港),出席活動并作題為《茶境,療愈身心靈的場景》主題演講
12月19日,應邀參加“中國茶 世界風”第二屆中國茶品牌文化年會,在會上,發布了《2024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文化力指數研究報告》
二、應茶業品牌發展之需,持續開展中國茶品牌的系列研究工作
在中國茶的品牌發展研究方面,我們完成了大佛龍井茶的品牌共富模式研究、徑山茶的品牌互榮發展模式研究、廣西六堡茶的品牌未來發展研究,共計約 50萬字,研究成果正擇時出版。
發表并出版了《2024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2024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評估報告》、《價值決勝——中國茶品牌價值評估成長報告》(第二版)。
94萬字,胡曉云、魏春麗、陳清爽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2024年
三、應三農發展之需,團隊分頭輸出品牌思想,提升三農品牌能力
這一年,我們依然奔走各地輸出品牌思想,為提升各地的品牌意識與運營能力而孜孜不倦。
3月29日,應邀參加浙江省鄉村建設促進會主辦的“2024年浙江省鄉村經營‘武林大會’”,并作題為《鄉村經營:理念決定行為》主題演講
5月7日,應邀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三個轉變”這十年·第八屆中國品牌發展論壇,并以“中國農業品牌十年發展回顧與展望”為主題展開專題演講
5月18日,應邀參加首屆(2024)畜產品品牌培育大會。大會由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畜牧獸醫報社共同主辦。會上,作了“加強品牌意識 促進品牌賦能”的主題演講
7月31日,應邀參加在黑龍江省大慶市召開的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品牌農業專業委員會成立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專題研討會。會上,就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與品牌農業發展進行了專題報告,并從八個方面指出當前中國品牌農業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8月6日上午,應邀作為主講嘉賓,在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海南三農大講堂”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海南省品牌生態建設”進行講授,海南農業系統聽眾1.5萬人
8月23日,應邀參加中國果品流通協會主辦的第九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并作《順應“療愈消費” 趨勢 重新定義果品消費價值》主題演講
8月26日至28日,應邀參加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組委會主辦的“第四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推進會暨首屆鄉村設計美學之旅”,并以《讓我們攜手,尋找回家的路》為題發表主題演講
12月20日,應邀參加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等主辦的以“十載耕新品牌筑夢”為主題的“金農好好·2024區域農業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動,并在會中進行主題演講
四、應國家特色發展之需,深入開展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化問題研究
這一年,我們依然延續多年來有關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聲譽研究,完成并發布了多個有關中國茶葉、中國水果、中國畜牧、中國水產等五個產業的區域公用品牌品牌聲譽報告,并完成了40萬字的專著《原型 文脈 現代化——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牌化》,試圖系統化研究并指導地標品牌的崛起,即將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五、應鄉村全面振興之需,加大鄉村品牌經營社會服務工作
2024年,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社會對于我們的知識服務、學術研究的迫切需求。我們懷揣信念,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地走在探索的路上。
除了研究院顧問團隊的老師,單是研究院的胡曉云、蔣文龍、魏春麗、楊巧佳、陳清爽、周葉潤、賀夢晗等就應邀在全國各種會議和各種培訓場合發表演講報告達100多場次,持續輸出中國“三農”問題解決方案和“三農”品牌建設思想。
特別是在鄉村品牌化、鄉村品牌經營方面,推出了大量的新探索、新知識、新功能。限于篇幅,無法一一呈現,但如今的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從理論研究到專業服務,從農業品牌到鄉村品牌,正在為中國的鄉村振興,實現提供全方位理論引領與專業服務的價值。
12月20日,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品牌》雜志社給研究院院長胡曉云頒發了“三個轉變”這十年·2014-2024區域農業品牌時代榜樣人物”的榮譽。
這是對研究院團隊十年來的堅持的肯定,也是一種鞭策。在將“中國產品轉變為中國品牌”的道路上,研究院團隊的任務還很重。
夢雖遙 追則能達。唯有一如既往,不忘初心,懷著對中國“三農”共同的美好信念,持續探索,我們才能讓農村更美,農民更富,農業更強。
2025,讓我們,攜手探索,永續精彩,創造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