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云院長受邀參加第六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
導讀
為提升我國果業發展質量,促進鄉村振興和果品產業轉型升級,9月9日,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指導下,由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供銷合作總社、廣東省扶貧辦公室共同主辦主題為“品牌助力脫貧攻堅 品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2020第六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在廣東佛山順利召開。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長胡曉云,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副院長、芒種品牌管理機構總經理莊慶超等受邀參會并做專業分享。
大會吸引了來自北京、廣東、廣西、浙江、云南、陜西等地區的500多位專家學者、領導嘉賓、全產業鏈代表參加,并一同圍繞行業熱門話題進行專場對話,交流經驗,共同探討果品行業未來發展。
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葉梅芬,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鄭宏宣,國家林業與草原局一級巡視員杜紀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社團科教部部長李殿平,全國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原副書記、理事會副主任李春生分別發表致辭和講話。隨后,在與會人員共同見證下,2020第六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正式開幕。
胡曉云發表《果業品牌的全球跨文化傳播》主題演講
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長胡曉云應邀出席本次大會并發表《果業品牌的全球跨文化傳播》主題演講。她提到,后疫情時代,中國消費趨勢發生了標志性變化,一方面,理性消費主義回歸,另一方面消費者又愈發追求健康、高質的生活。面臨這些變化,果品品牌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需要提升跨文化傳播能力,但應對不同文化體系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和思維方式。胡曉云以華盛頓蘋果和新西蘭奇異果等國際知名品牌為例,對國際跨文化品牌傳播進行了分享。她認為,目前存在全球標準化品牌傳播策略及其傳播執行、全球地方化品牌傳播策略——全球策略與地方執行、全球本土化品牌傳播策略——本土策略與本土執行三種方式,各有利弊,各有長短,關鍵在于大家自己的品牌在哪一個層面。同時,胡曉云也對國際跨文化品牌傳播的基本方法進行了總結。
莊慶超主持“品牌,助力脫貧攻堅”專場對話
下午,開展了“品牌,助力脫貧攻堅”和“應對疫情,提升品牌國際競爭力”兩場專場對話。首場對話由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副院長、芒種品牌管理機構總經理莊慶超主持,延安蘋果、洛川蘋果、寶雞蘋果、巫山脆李、百果園等品牌代表分別分享了各自品牌在產業扶貧和品牌扶貧方面的經驗。
胡曉云參與“應對疫情,提升品牌國際競爭力”專場對話
“應對疫情,提升品牌國際競爭力”專場對話,胡曉云老師作為品牌專家參與對話,與佳農、宏輝、福慧達、德豐、華圣等果品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后疫情時代品牌果業的發展之路。胡曉云在對話中強調,品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時,要注意生活方式差異,這決定了消費者的消費方式。因此,我們應當清晰自身定位,發揚本土文化,建立更為牢固的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消費者關系。
胡曉云為“2020果業扶貧優秀品牌”進行頒獎
專場對話結束后,翹首以盼的果品品牌盛典正式拉開了帷幕。盛典上,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曉云、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副會長張慶豐代表課題組分別揭曉了“2020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和“2020果品企業自主品牌價值榜”。胡曉云老師還為榜單品牌代表和“2020果業扶貧優秀品牌”進行了頒獎。
胡曉云上臺揭曉“2020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
大會還發布了“2020新銳果品品牌”、“2020果品行業杰出新農人”、“2020干(果)品知名品牌”、“2020果品進口知名品牌”、“2020果品出口知名品牌”、“2020果業優秀代言人”等等榮譽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