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季|胡曉云:茶境,療愈身心靈的場景
導語
"茶境"——這一融合自然生態、人文情懷與身心療愈的境域,是中國茶與茶人試圖建構的極具東方美學的茶生活,也是茶品牌建構的方法論,將為您揭示如何通過品牌的多維思維激活茶場景、茶產業、茶品牌的多重價值,為茶品牌開辟療愈經濟的新賽道。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胡曉云院長,將通過她的言說,帶你進入充滿美學氣質、哲學意境和產業智慧的茶品牌“六境”。
本文依據胡曉云院長在2024年第三屆寶船國際茶文化節(香港)的演講實錄整理節選而成
茶境,療愈身心靈的場景
“品牌要發現的、引導的、滿足的,不僅僅是人作為人的基本需求,而是人作為人的欲求,才能無限制地擴大產業邊界、無限制地提升品牌的消費價值。” ——胡曉云
茶境(Tea Realm)指的是以茶為核心元素,協同茶生產與消費的自然、人文、產業、產品、人群及其生活樣式等共同構成的場景。這個場景,不只是一個空間的概念,也不只是指風景(Landscape)而是擁有特定生境、情境、心境、意境、道境、化境的境域(Realm,也作境地、境界,側重空間里的內在精神與布局方式)。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虞詡傳》
若棄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遷,必生異志。
一個能夠滿足消費者欲求的茶境,應當包含六境:
生境(Habitat,希臘語 bios=生命+topos=地點)是指茶種或茶種群體,茶人或茶人群體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場域。這里指茶的生存與成長的自然生態場域;茶人的生存與成長的自然生態場域。
迄今為止,中國有1000個縣域生長著茶葉,約有2000個茶品遍布全國各地。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由獨特的生境為基礎而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的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已有613個。這些茶葉品牌,都是因其有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獨特的歷史人文環境而形成的。因此,當地的人也就以茶為生,形成了以茶為核心的生存方式。
這種獨特的生境,是以茶為核心元素的茶境(茶旅目的地)的獨特基礎。
茶境
情境(Situation)是指茶與茶人,茶人與天、地、其他茶人、事件、消費者等所處的關系,包括獨特的茶生活方式、茶工藝特色、茶氛圍等社會環境與情感關系。
不同的關系構成不同的故事、情緒流動、氣氛環境,構成茶境中特殊的情境。
情境包括各種制茶、喝茶的情境,如“江華苦茶”,“苦”即是好。邊喝邊唱“苦啊苦啊”,實指好茶。如安化黑茶的制茶氣氛(多個人拉纖一樣踩著茶)與太平猴魁茶的制茶氣氛(四個人一組,圍著一張小桌團坐,手中作“兩葉抱芽”的茶)、與西湖龍井茶(一人一口鍋)制茶氣氛全然不同。
不同茶葉有不同的制茶氣氛 圖源:網絡
不同的情境,營造具有不同氣氛、情緒、故事、關系的茶境。
心境(State of mind)是指茶人、茶消費者等在特定茶境中具有的獨特情感體驗與情緒狀態(心由境生,無境也無心;心離不境,無心也無境,心與境互轉互動)。
不同的生境、情境催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境,會生成不同的生境、情境認知。心與境互轉互動,心境是茶境營造的主體目標。
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是指由茶場域中自然、人文等共同生發出的獨特意象與美學特色,虛實相生的景象與意象。不同的生境、情境、心境、道境、化境,構成不同的意境。
如洞庭山碧螺春的江南水鄉茶境:淡雅清渺的太湖、高大甜闊的果樹、蔥蘢濃郁的茶蓬,黑瓦白墻的江南建筑、素衣丹青的茶人,構成了江南茶鄉淡雅悠遠的意境。而武夷山上的巨巖、深谷、碧水、丹山、寺廟、茶韻,又構成了壯美深邃、綺麗多幻的意境。
碧螺春茶園 圖源:中國茶葉流通協會
大紅袍產地 圖源:武夷茶人
意境由主客兩體協同構成,茶境設計構成意境的基礎,茶境體驗與消費者想象力構成意境的層級。
道境(Taoist realm)是指人通過種茶、消費茶而獲得的修為的境界。通過“五感”體驗,不只獲得感官的體味與滿足,更通過感官體驗,意識升維,進入“藏識”,即茶的價值觀的境界。
中國茶的“八字藏識”,尚德(Noble)、包容(Tolerant)、樂生(Optimistic)、和雅(Elegant),這就是茶的修為與境界,也是中國茶的茶境的境界,是茶的精神層面的境界。
化境(Transcendent realm)是指通過茶、人、空間、情感、意蘊、行為、關系等構成的茶性、信仰等象征性意義境界。
化境是基于實有的生境,人互動、想象而形成的情境、心境、意境,進入一定程度的道境而產生的虛無的、象征的境界。
如大佛龍井的品牌價值表達:居深山,心自在;竹葉青的品牌價值表達:竹葉青,平常心;安吉白茶的品牌價值表達:安吉白茶,純粹好茶;“閩榕”茉莉花茶品牌的價值表達:茶蘊花魂入花骨。這些表達體現了基于茶種特色、工藝特色、品質特色,訴求消費者的心境、意境、道境的象征意義的提煉與表達。
大佛龍井、安吉白茶的品牌價值表達
因此,我們應當圍繞茶境來建設“茶旅目的地”,在創造“茶境”的過程中,令其成為“勝境”“佳境”,并引導消費者“入境”“轉境”“住境”,直至“人境合一”。
問題在于,何為“勝境”“佳境”?又如何,令消費者“入境”“轉境”“住境”直至達到“人境合一”?
目前“茶境”建設的現狀與效果
由此可見,“茶境”需要以品牌思維實現品牌化發展,才能獲得“六境合一”的消費價值提升。
品牌思維的特征,是以滿足消費者(CtoB)需求為核心目標,以打造差異化(Differentiating)品牌為系統戰略,以消費認知(Cognition)超越客觀現實,以創意(Originality)驅動創造多元價值。
一、以滿足消費者(C to B)需求為核心目標
不為茶人(I)自己及審美偏好而設計“茶境”,在為消費者(C)而設計“茶境”的前提下,創造I的有效價值。
二、以打造差異化(Differentiating)“茶境”品牌為系統戰略
品牌是差異化系統戰略而非工具體系,要超越并杜絕同質化設計,創造差異化設計。沒有差異化,就沒有“茶境”的前景、價值、溢價可能性。目前,“茶境”的同質化程度較高(如各地茶博物館雷同現象)。
三、以消費認知(Cognition)超越客觀現實
“茶境”中的“六境”要加強消費本質需求考察,以區分“六境”設計初衷與消費者認知真實的差別,產品是物質的,而品牌是認知的。茶人的自信與對茶性的理解,要如何與消費者產生認同?
四、以創意(Originality)驅動,創造“茶境”的六元價值
打造“茶境”(ibrand)個性品牌,創造中國茶大品牌(IBRAND)。創意的核心是有策略的創意,有效的創新(Big Idea)。一些“茶境”設計與運營者往往存在誤區:來者不懂茶,故不懂我。
那么,應該如何創造“六境合一”的茶境價值?我認為,在當下甚至未來,“茶境”品牌打造,須對應不同的“療愈欲求”,創造具有差異化的“療愈經濟”。
首先,這是由“茶境”的“六境”特質決定的。生境(茶品)、情境(茶性)、心境(茶韻)、意境(茶象)、道境(茶道)、化境(茶魂),承載上述六境特質的“茶境”,具有身心靈的療愈作用,其功能包括物理功能、心理療愈和靈魂升華。
其次,這是由茶消費者當下的本質需求決定的。當今與未來世界,消費欲求的大趨勢是什么?包括需求(剛需)和欲求(改善性/想象性需求)兩個方面。品牌要發現的、引導的、滿足的,不僅僅是人作為人的基本需求,而是人作為人的欲求,才能無限制地擴大產業邊界、無限制地提升品牌的消費價值,延緩并消除“供大于求”的陷阱。
胡曉云,2000
那當下消費者的消費欲求特征是什么呢?
2024上半年消費者更看重的體驗
在當下,人們正在經歷后疫情時代、低增長時期、雙重內卷社會,“圍爐喝茶”等時尚表象后面的本質需求是“渴望得到療愈”。
愈的古漢字寫法
療愈,古漢字表達為“癒”(通“愈”),以“疒”與“俞”、“心”結合形成的“癒”,是為了表達疾病得到治療、身體恢復到健康狀態,從而帶來愈后的心靈愉悅和整體平衡。中國古代醫學觀念中的健康,不僅指身體的無病狀態,更強調身、心、靈和諧統一。因此,“癒”字蘊含的,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康復,還包括了心理、精神層面的康復與平衡。
“癒”字在漢字體系的抽象意義,代表的是通過治療使生物體或情境(包括人的心理狀態)恢復到自然、健康、和諧的平衡狀態。這一意義與現代醫學中對“療愈”的理解——即恢復生物體或情境的平衡——高度契合。
療愈的英文表達為“healing”,意為“恢復生物體或情境的平衡”。“healing”指的是通過療愈過程,受損的生物體(如人體、動物或植物)或不平衡的情境得以恢復到健康、和諧或正常的狀態。它涉及身體、心靈或情感層面的恢復和平衡。“療愈”是過程,“治愈”是結果。
現代社會,“療愈”一詞,從日本提出。日文中的表達通常對應為“癒し”(いやし)或“ヒーリング”(healing 的音譯外來詞)。癒し(いやし):是日語的固有詞匯,源自漢字“癒”,原意為“愈合”或“恢復健康”。在更廣泛的語境下,它也用來表示心靈、情感上的治愈或恢復平衡。它的意義接近“healing”,強調了從疾病、傷痛或不平衡狀態恢復到健康、和諧或正常狀態的過程。例,“心の癒し”(こころのいやし)指的是心靈的治愈或療愈。ヒーリング(healing 的直接音譯),它的意義與“healing”完全相同,無縫對應英文中的概念,包括身體、心靈和情感層面的恢復與平衡。在現代日語中,尤其是在描述身心療愈、能量療愈等西方傳入的概念時,“ヒーリング”被頻繁使用。
療愈無論表達為“癒し”或“ヒーリング”,兩者都包含了從不健康、不平衡狀態恢復到健康、和諧或正常狀態的意義,但“癒し”更強調日語文化的傳統概念,而“ヒーリング”則更多體現了西方文化的影響。
在日本,因此生發了眾多的“療愈系”產業、產品,滿足“療愈消費”,幫助人類獲得身心靈療愈,并創造了“療愈經濟”。
Healing Fair 2024 Osaka 現場
“療愈消費”已經出現,并且開始盛行。事實上,“療愈”不僅僅是一種身心靈恢復平衡的過程,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
因此,在后疫情與低增長時代,強調個體內在欲求、情感滿足和心靈愈合的“療愈消費”欲求自然而然出現,并呈現越來越盛行趨勢。養身更養心,重新養一遍自己。
這一趨勢帶動了“療愈產業”的出現與盛行。以“情緒消費”、養身更養心為目的旅游、頌缽、瑜伽、美妝、藝術、游戲、美食、聊天樹洞、寵物、手辦等出現與盛行。比如,包掛的情緒價值、松弛感療愈。
2023年《中國消費者趨勢*療愈之年》:“療愈消費,也許是救贖現代人的一劑良藥。”2023年,小紅書搜索“療愈”,約有39萬+件商品、258萬+篇筆記,不僅有冥想、spa、瑜伽、音樂等減壓型療愈消費,還有食療、芳療、旅修等養生型療愈消費。
英敏特 2023年《中國消費者趨勢*療愈之年》報告
以杭州這個城市為例,杭州在2004年左右做出了從旅游城市到療愈城市的轉型與升華,形成了杭州城市品牌的特質規定性。
2001年杭州“愛情之都”的定位,文脈在于神話與傳說;2004年,杭州“東方休閑之都”再定位,將旅游轉化為休閑;2005年“中國茶都”的定位,在于茶品、茶性、茶道、茶魂與茶生活;2006“東方休閑之都”再定位:重點在“休閑”,“癒し”(日語):撫慰、治愈;在2006年9月14日杭州進行了“東方休閑之都,生活品質之城”的整合定位
因此,杭州既現代又傳統,既高效又悠閑,既生態又治愈,體現了一種理想的生活狀態。
在2004年時,杭州剛剛經歷了2003年非典,杭州提出了城市品牌口號:一起去杭州吧!從旅游觀光定位到“療愈”身心靈,“茶境”就是杭州城市品牌“療愈價值”的代表性場景。
2004年在日本東京、大阪兩地播發的“一起去杭州吧”廣告片,用茶·西湖·濕地等表達“癒し”-自然治愈,茶田撫慰的景致。
2022年在CCTV播發的“西湖龍井”茶:真香靈味,自然不同。在片中,西湖龍井、自然景色、宋式美學相得益彰,營造出療愈氣氛與療愈場景。
“西湖龍井”茶廣告片
2023年全網播發的“亞運”品牌形象片,在迎亞運的火熱期待中,茶成為競技與治愈的生態場景。事實證明,杭州城市品牌打造順應了“旅游療法”世界旅游消費趨勢。
2023年“亞運”品牌形象片中的茶
2023年“徑山茶”品牌形象片,以唐宋風雅、一葉真傳為核心,傳遞出通透與灑脫的人生哲思。仿佛與古人對話,仿古人生活,找到“徑山茶境”中唐宋以來的“樂生”精神;人間煙火與風雅錢塘,成為人間激烈競爭中得以“出境”的“出逃的消費美學”。
“徑山茶”品牌形象片
因此,杭州這個城市同時具有感性與理性、低調與繁華、傳統與現代、體悟與效率、休閑與奮斗、撫慰與勇敢、和諧與競爭。因為茶與茶村,近距離切換,因此人們在這里得到了諧和/療愈,這就是杭州作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由來。
杭州的茶山與現代建筑
隱入茶境 隱居西湖 隱入山水人文 隱入歷史吟唱
游徑山
宋 · 蘇軾
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鐙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萬古蛟龍淵。
道人天眼識王氣,結茅宴坐荒山巔。
精誠貫山石為裂,天女下試顏如蓮。
寒窗暖足來樸渥,夜缽兄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門,愿為弟子長參禪。
爾來廢興三百載,奔走吳會輸金錢。
飛樓涌殿壓山谷,朝鐘暮鼓驚龍眠。
晴空偶見浮海蜃,落日下數投林鳶。
有生共處覆載內,擾擾膏火同烹煎。
近來愈覺世路隘,每到寬處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廢,卻尋舊學心茫然。
問龍乞水歸洗眼,欲看細字銷殘年。
都市里的茶村的核心價值是溫暖“warm”。溫暖的懷抱(文化原型),溫暖的記憶(親情回望),溫暖的想象(美好場景)。懷舊-自在-浪漫-舒適-療愈。
茶山景象
隱入“茶境”,隱入茶村,隱入人間煙火。徑山村位于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地處天目山脈東北峰,有著江南五山十剎之首——徑山寺風景區,轄6個自然村,全村有農戶515戶,是一個山多地少,以茶文旅為主導產業。
2019年9月24日,徑山村(紅茶、綠茶)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020年9月9日 ,被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為“2020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徑山村
事實證明,杭州城市品牌打造順應了“旅游療法”世界旅游-療愈消費趨勢。杭州利用“茶境”,打造了城鄉融合的聯合品牌。現在,杭州一城就擁有三個知名茶品牌:西湖龍井、徑山茶、桂花九曲紅梅。
聚焦到療愈的相關研究。2020 年,國外學者 Buckley 和 Westaway指出,旅游作為一種療法的潛能。2021年,國內學者楊振之首次提出“旅游療愈”的概念,即游客參與非藥物干擾的旅游活動和體驗,最終實現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的療愈作用。2022 年,Wen 等明確提出了旅游療法(travel therapy)一詞,并指出其在公共健康領域惠及大眾的重要性。
旅游療愈是指游客通過參與旅游活動,置身于旅游的場景、環境之中,獲得愉悅、放松、暢爽等情景式體驗,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可替代臨床治療干預的目的。
對“療愈經濟”的未來趨勢進行展望的話,我們可以看到,“療愈消費”催生了“療愈產業”的興起與盛行。而“療愈消費”與“療愈產業”共同構成了“療愈經濟”這一新經濟形態。這種經濟形態不僅僅注重物質層面的滿足,更關注消費者的內在欲求、情感價值、心靈愈合。
全球健康研究所的報告《全球健康經濟:超越新冠病毒》預測,全球療愈經濟將以每年約10%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療愈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萬億美元。全球健康研究所強調,由于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理解和體驗“療愈經濟”的方式,未來,療愈經濟的發展趨勢可能會發生一些改變。全球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員表示,療愈消費的初衷可能將從逃避現實轉向自我保護、自我照料和心理健康。
療愈經濟,英文表述為“Healing Economy,其核心價值分三個層級:
第一層級是生理愉悅:透過物質產品的本質特征,療愈消費者的身體,形成生理愉悅;
第二層級是情緒愉悅:透過物質產品的獨特元素以及非物質產品或服務要素,甚至一種色彩(審美療愈)、一縷香氣(芳香療愈)、一種聲音(音聲療愈)、一種手勢(按摩撫慰),療愈人的心靈、調整人的情緒,具有心靈慰籍的情緒價值。
第三層級是靈魂愉悅:透過物質產品的獨特元素、非物質產品及服務要素、甚至一種態度、價值觀,開悟心智,直達靈魂深處。“頓悟”、“禪悟”,影響并改變人的未來。
療愈,因此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出逃的消費美學”。
而以茶為核心要素,實現“茶境療愈”的產生與盛行既是對療愈消費的驗證,也是療愈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
杭州余杭百年林場中的“不是居?林”療愈系度假酒店“悅境”
“療愈價值”與“茶境”具有與生俱來的匹配性,中國“茶性”的身心靈療愈價值:尚德、包容、樂生、和雅。
現代茶文化及生活的場景、產業、文化母體。有著令人回望的眷戀記憶,集聚美好人與事的場景,對茶民生活的親近感受,還能享受自然純凈的茶產品。
“茶境”的塑造與再生,可以療愈現代病,同時也療愈“茶境”自身。
古茶林
“茶境”品牌具有多維價值:功能性意義、情感性意義、情境性意義、認知性意義、社會性意義。
“茶境”品牌多維價值
塑造具有療愈價值的“茶境”的基本方法論
一、尋找原型,唯有尋根原型并發展原型的“茶境”,才能夠安放身心靈。
在最近,一個酷似孫悟空的‘天命人’”,恰好契合了中國玩家集體意識(原型心理)中對“冒險”與“英雄”書寫的共同想象。
黑神話·悟空
而我們的中國茶,就擁有豐富、神秘、悠久、鮮活的茶神話史及神話原型。
中國茶的神話史與神話原型(之一)
中國茶的神話史與神話原型(之二)
中國茶的神話史與神話原型(之三)
中國茶的神話史與神話原型(之四)
二、延續文脈。有中生有,利用擷取、改造、移植等方法,延續、發展、再造、重塑“茶境”的文脈價值。
部分“茶境”的文脈傳承與再造
三、創新認知。利用創意,改變或提升消費認知,創新“茶境”認知價值。品牌建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而創意的核心價值就在于——改變消費認知。
茶村的“療愈價值”發現——杭州徑山
徑山“五峰山房”民宿 圖源:浙江省旅游民宿
品徑山茶道,穿宋家漢服 民宿經營主為原鄉人母女圖源:浙江省旅游民宿
四、傳遞價值。利用各種傳播方法,傳遞“茶境”多重價值。全方位感官感受到靈魂融合“入境·轉境·住境·人境合一”,創造不同“茶境”不同的品牌特征/文化特征,以產生身心靈療愈價值。
傳播創新賦能
謝謝聆聽,后會有期!